灵芝栽培技术

灵芝栽培技术

所属类别:

中医学与中药学

灵芝栽培技术指的是种植灵芝的技术。目前灵芝人工栽培有椴木栽培和代料栽培。灵芝又名红芝,赤芝,还阳草,万年蕈,神仙草,灵芝草。广义上:多孔菌类的总称,全世界0多个种类,我国87个种类。

狭义上:真菌灵芝属,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人们对灵芝认识源远流长。在春秋战国时,周朝的《列子,汤问》,"朽壤之土,有菌芝者",东汉的《神农草经》,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都有记载。在东汉《论衡书记》中记有"芝生于土,土气和而芝草生",并说"紫芝之载如种豆"在《隋书经籍法》一书就有《种植芝书一卷》,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方土以木积湿处,用药敷之,即生五色芝",我国栽培灵芝至少有多年的历史。

目录

生物特性

栽培品种

3栽培方法

4栽培技术

5段木栽培

6收集管理

7相关图书

折叠编辑本段生物特性

灵芝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性

灵活子的子实体有菌盖和菌柄组成,为一年生的木栓质,菌盖呈肾形,半圆形或接近圆形,红褐,红紫或紫色,表面有一层漆样光泽,有环状同心棱纹及辐射状皱纹。

二、生活条件

、营养:灵芝是以死亡倒木为生的木腐性真菌,对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复杂的有机物质具有较强的分解和吸收能力,主要依靠灵芝本身含有许多酶类,如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及糖酶,氧化酶等,能把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自身可以吸收利用的简单营养物质,如木屑和一些农作物秸杆,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等都可以栽培灵芝。

、温度:灵芝属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范围5--35度,适宜5-30度,菌丝体能忍受0度以下的低温和38度的高温,子实体原基形成和生长发育的温度是0-3度,最适宜温度是5-8度,实验证明,在这个温度条件下子实体发育正常,长出的灵芝质地紧密,皮壳层良好,色泽光亮,高于30度中培养的子实体生长较快,个体发育周期短,质地较松,皮壳及色泽较差,低于5度时子实体生长缓慢,皮壳及色泽也差,低于0度时,在培养基表面,菌丝易出现黄色,子实体生长也会受到抑制,高于38度时,菌丝即将死亡。

3、水分:它是灵芝生长发育的主要条件之一,在子实体生长时,需要较高的水分,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中的含水量为65%,空气相对湿度在65%--70%,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若底于60%,--3天刚刚生长的幼嫩子实体就会有白色变为灰色而死亡。

4、空气:灵芝属好气性真菌,空气中CO含量对它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如果通气不良CO积累过多,影响子实体的正常发育,当空气中CO含量增至0,%时,有促进菌柄生长和仰制菌伞生长,当CO含量达到0。%--%时,虽子实体生长,但多形成分枝的鹿角状,当CO含量超过%时,子实体发育极不正常,无任何组织分化,不形成皮壳,所以在生产中,为了避免畸形灵芝的出现,栽培室要经常开门开窗通风换气,但是在制作灵芝盆景时,可以通过对CO含量的不同控制,以培养出不同形状的灵芝盆景。

5、光照:灵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非常敏感,光照对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实践证明,当光照为0时,平均每天的生长速度为9。8mm。在光照度为50LX时为9。7mm,而当光照度为LX时,则只有4。7mm,因此强光具有明显抑制菌丝生长作用。菌丝体在黑暗中生长最快,虽然光照对菌丝体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对灵芝子实体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子实体若无光照难以形成,即使形成了生长速度也非常缓慢,容易变为畸形灵芝,菌柄和菌盖的生长对光照也十分敏感,0--00LX,只产生类似菌柄的突起物,不产生菌盖,--LX,菌柄细长,并向光源方向强烈弯曲,菌盖瘦小;--万LX菌柄和菌盖正常,以人工栽培灵芝时,可以人为的控制光照强度,进行定向和定型培养出不同形状的商品药用灵芝和盆景灵芝,

6、酸碱度:灵芝喜欢在偏酸的环境中生长,要求PH值范围3--7。5,PH4-6最适。

当然,在灵芝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营养和环境条件是综合性的,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某一因素变化就会影响其他因素,在灵芝栽培中,必须掌握好这些因素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栽培品种

一、赤芝:为灵芝属中的代表种,野生菌盖一般可达5CM*0CM--CM*0CM厚度达-CM,红褐色稍内卷,菌肉黄白色。菌柄侧生,高达5--0CM,色与菌盖相同,子实体蜂巢状,菌盖下面有菌管层,菌管长约CM,菌管内壁为子实层,着生担子,担孢子子卵型,大小8。5-。5um*5-6.5um之间

二、紫灵芝:菌盖及菌柄均有黑色皮壳,菌肉锈褐色,菌管硬,与菌肉同色,管口圆,每平方毫米约5个,孢子大小约为0-。5UM*7-8。5UM之间。

三、薄盖灵芝:又称薄树芝,其子实体皮壳具有深紫红色,菌盖比前两种为薄,近菌管处浅褐色,菌管为肉桂色,每平方毫米4-5个,孢子大小为7。5-0UM*5。5-7UM之间,菌盖为7--CM,厚0。5--。0CM,成熟的菌盖肉卷明显,菌盖背面菌管近白色,木栓质含量少,孢子含量高,药用成分高,药效好。栽培方法

折叠编辑本段栽培方法

栽培方法

一椴木栽培

采用适生树种截成段栽培灵芝的方法称椴木栽培。常见的有长椴木生料栽培,短椴木生料栽培,短椴木熟料栽培,树桩栽培以及枝束栽培等。熟料栽培虽然比生料栽培工序复杂,耗能大,技术要求严格等,但熟料栽培具有发菌速度快,菌丝在椴木内分布面积广,营养积累多,生产周期短,生产较稳定以及易获得优质高产等优点。这里以短椴木熟料栽培为主。

介绍长椴木,树蔸,枝束等栽培方法

,芝事安排

()栽培时间:椴木组织致密,一般不外加营养源,发菌时间比代料缓慢,接种时间应比代料栽培提前,一般安排在月

初到翌年一月下旬。这段时期气温低,少雨,接种成活率高,同时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发菌,菌丝积累养分多,为子实体正常生育提供了物资保证。至清明前后,气温稳定在0度以上时即可埋土使原基慢慢发生,年内可收获-潮芝。

()菌种选择:目前供椴木栽培的品种较多,但以南韩灵芝号,号,泰山灵芝号,号,圆芝6号较为理想,表现盖大,肉厚,色泽光亮,产量较高等特点,其中以南韩灵芝号栽培最多、最广。

(3)树种选伐:一般说凡是适于香菇,木耳椴木栽培的树种,也可用于灵芝椴木栽培。其中,以壳斗科树种较理想,特制是青冈属,栲属和栎属树种为最好。除此,杜英科,金缕梅科等树种也很适合灵芝栽培。实践证明供灵芝栽培的树种约77种,分属0科4属。栽培效果较理想的树种,其木材学特征是:树皮较厚,形成层发达,不易与木质部剥离;木材容重比较大,材质较硬实;边材发达或不显心材,早材率高;木射线发达或具宽木射线;导管丰富或为大型导管材。树木直径要求6厘米。

以上0里米以下,长30厘米为宜,芝树的砍伐期一般安排在生产前半个月,也可边砍伐,边截断,边装袋灭菌,水分不足将抑制子实体发生。

(4)生产中几个理论参数:根据实践对椴木的用量,栽培场所的面积,需菌种数,产芝量等作了以下统计,它对灵芝规模化生产中的策划,设计,布局等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各地生产中可以借鉴。

立方米椴木约段(直径0厘米,长5厘米);每亩(平方米)可埋5-8立方米椴木;吨干灵芝相当于70立方米椴木的产量(按立方米椴木当年可产干灵芝5千克,依椴木大小分别可出芝--3年);千克鲜灵芝可晒(烘)干灵芝0。3-0。5千克;立方米椴木包成54袋灭菌(65厘米*85厘米);立方米椴木54袋需要菌种量80-00瓶。随着灵芝生产的发展,工艺不断完善,栽培方法各地不尽相同。诸如袋的大小,椴木的长短,接种方法,埋土方式等有所差别。因此。此参数只能作为生产中参考。

折叠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打空装袋:新鲜原木截成30厘米长的短椴木,用刮刀修光断面周围残留的针刺状物,以免刺破袋膜,然后用电转或台转打3个直径。8厘米,深3厘米的孔穴,修光穴空装入折径0-30厘米,后0。厘米的低压聚乙烯袋内,孔穴朝袋壁,每袋-4段,松紧适中,收拢袋口用绳扎紧,直径过粗的椴木劈成两半,打空装袋。椴木偏干时采用浸水或袋内加水方法增加含水量。

()灭菌:叠放后用蒸汽炉通入蒸汽灭菌,菌袋叠放时。每二三层需留出空隙或采用一层横排一层竖排即"井"字形叠放。

当温度达到00度后保持0小时不中断,中途若需要加水,最好备好开水。整个过程做到开始大火使温度很快上升至00度,最后-小时用旺火攻尾,使之彻底。灭菌结束,闷3-5小时,等灶内温度降至70度以下,才逐渐开灶门,取出放入冷却室内用消毒药物熏蒸冷却。搬移,叠放菌袋时采用合适的塑料筐,做到轻拿清放,切记袋膜破坏。若用高压灭菌装袋时用聚丙烯袋分装,0。37兆帕压力保持。5-小时,自然降落。

(3)接种:将冷却后的料袋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接种罩内,再次用杀菌剂熏蒸或氧原子环境消毒器消毒灭菌。然后双人操作,一人用45瓦电烙铁在椴木孔穴位置烫破袋膜,另人用长镊子夹取成块菌种填入孔穴内,在转交给烫空人封贴专用胶布。若栽培种用塑料袋扩制培养,接种时可戴上无菌指套从袋底切口直接掰取菌块填入孔穴内,这样速度快,平实,效果好。菌块要求新鲜,菌龄5天以内。

(4)发菌管理:发菌室事先经过严格消毒,杀虫后,将菌袋摆放在层架上,或纵横分层堆叠在具垫板或泡沫塑料板的地面上,控温5度左右,使菌丝很快定植,蔓延。菌丝在椴木中生长速度以轴向最快,横向次之,切向最慢,三者长速比大致为4::0。5。

因此,接种后应在适温下培养,促进菌丝很快从轴向横向长满整个椴木表面以及向韧皮部,形成层,维管束等延伸。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每天中午开窗,通风换气,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每周微喷3%来苏水次,以防杂菌滋生。

随着生长菌丝量增加,菌袋内氧气减少,袋壁水珠增多,当菌丝在断面上形成菌被时,结合室内喷雾消毒,微开袋口,排除水气,增氧,保持椴木表面少干状态,促进菌丝伸入木质部向切向生长蔓延,积累更多营养。这种排湿,增氧,促生管理,每0天进行次。

若袋底积水,可用消毒的注射器将积水抽出,并用透明胶带封贴针孔。

(5)搭棚埋棒

A、整地搭棚:选地势开阔,通风良好,排灌方便,土地肥沃的微酸性田快作芝场。土地经深翻暴晒,按东西走向整畦,畦宽。5米,高0厘米,畦间走道30厘米,四周开0厘米的排灌沟,并撒灭虫药,防虫危害,每3畦搭个塑料大棚,棚高米,离棚顶0厘米再架平棚,上覆遮阳度为80%的遮阳网。也可根据海拔高低,地势,生产规模,地理条件等因地适宜,搭建中棚,小弓棚和林下种植。

B、菌材排放:菌袋内菌丝长满椴木,断面出现红褐色菌被,菌材表面有弹性感和少量菌材出现原基突起,选晴天将菌材从袋中取出,畦上开浅沟,将菌材横放入沟中,接种穴朝上,每行4段,行距8-0厘米,填土过菌材厘米,稍压平实,浇水使土壤含水量达60%左右,保持湿润状态,但忌积水。

(6)出芝管理

A、前期:菌材埋土后气温较低,以保温为主,白天拉稀棚顶的覆盖物,接受光照,增加地温。保持棚内温度在度以上。约半个月原基即露出土表,注意通风换气,每-3天选晴天中午通风次,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

B、中期;气温上升,温差较大,白天注意降温,棚顶增厚覆盖物,控温8度左右。这时子实体生长较快,应增加通气量,可将四周棚膜往上卷起,离畦面6-0厘米左右,防止二氧化碳积累而产生畸形。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常向空中喷雾保湿。晚间应放下薄膜减少昼夜温差。每潮芝采收后挺水天,促使菌丝恢复生长和原基再次发生。

C、后期:气温逐渐下降,空气也趋干燥,着重保温,白天拉稀覆盖物增加棚内温度,增加喷雾次数。通气时,东南方向通风,防止西北方向袭击。通过精心管理,争取多产芝,产好芝,

(7)及时采收:当灵芝菌盖以充分展开,边缘的浅白色或淡黄色基本消失,菌盖开始革质化,呈现棕色,开始弹射孢子,经7日套袋搜集孢子后(孢子收集方法下文有介绍)就应及时采收,此时如果不采收,则影响第茬灵芝子实体的形成,采收时用锋利的小刀,在菌柄0。5-CM处割取,千万不可连菌皮一起拔掉,以免引进虫害病害蔓延,同时第茬灵芝子实体也难以形成,采收后的培养料,经过数天修养后,喷施一次豆浆水,数天后就会长出第茬灵芝子实体。将采收的灵芝清洗干净,放在塑料布或竹帘上晒干,或放使用烘干机烘干。

二袋料栽培

以木屑,棉籽壳,甘蔗渣,农作物秸秆,等农林下脚料栽培灵芝的方法称为代料栽培

()培养料配制:

A杂木屑73%,麸皮5%,糖%,石膏%,含水量65%,

B杂木屑75%,麸皮3%,糖%,石膏%,含水量65%

C棉籽壳50%,木屑8%,麸皮0%,糖%,石膏%,含水量65%

D棉籽壳36%,木屑36%,麸皮6%,糖%,石膏%,含水量65%

E棉籽壳80%,米糠5%,黄豆粉3%,糖%,石膏%,含水量65%

F棉籽壳78%,玉米粉0%,糖%,石膏%,含水量65%

G棉籽壳44%,木屑44%,麸皮0%,糖%,石膏%,含水量65%

注意:料水应为:。-。5为适,否则在出芝期培养料极易干缩失水,影响产量和质量,料要吃透水,拌好后要堆闷-小时,然后在翻

一次堆,用手捏从指缝中有4-6滴水即含水量65%。3为防止灭菌不彻底,引起杂菌污染后患,在拌料时可以加入0。%冰醋酸溶液,闷堆4小时

后,在用石灰调节PH值达到8,则可大大降低污染率。

()堆料:将拌好的培养料堆积在撒过石灰的地面上,堆成规格高。米,宽。5米和长度自定的长方形堆体,然后覆盖塑料布,当料温达到

40-50度时,便可进行第一次翻堆。当料温在达到40-50度时在维持-天,培养料内杂菌休眠体就几乎全部萌发为营养体,此时堆料基本结束。

(3)装袋:常压灭菌可以用低压聚乙烯5-7*30到33厘米的袋子,高压灭菌需要用高压聚丙烯袋子,可以手工装袋也可以使用机器装袋以提高

工作效率,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两头不要装的太满要留出接种的空间,二是两头要清洁干净,以免杂菌感染。

(4)灭菌:灭菌彻底与否是栽培灵芝成败的关键。装好带要及时灭菌,灭菌码袋时要袋与袋之间留有空隙,高压灭菌要放净冷空气,以免造成假压灭菌不彻底,常压灭菌待温度升到00度时维持0--个小时,自然冷却,高压灭菌是当压力达到0。37兆帕压力保持。5-小时,自然降落。将灭菌的培养料出锅送入接种室冷却,待冷却到30度以下便可接种。

(5)接种:4人一组,一人负责放种,三人负责解口,系口,密切合作。

(6)发菌管理:在灵芝栽培中,培养强壮的菌丝体是获得高产的保证,将接了种的菌袋转入培养室,横放于发菌架上,如果室温超过8度和料温超过30度,需通过增加通风降温次数,使温度稳定在5-8度之间,此外,室内保持黑暗,应为强光可严重仰制灵芝菌丝的生长,当两端菌丝向料内生长到6厘米以上时,可将扎口绳剪下,直径厘米左右,以促进发菌和菌蕾形成,从接种到长出菌蕾一般需要5天左右。

(7)出芝管理:目前灵芝生产中主要有菌墙式和地畦试两种(地畦式和椴木栽培方法相似,这里就不介绍了,我们主要介绍以下菌墙式)菌墙栽培法具有投料多,占地少,空间利用率高,管理集中,温湿度好控制等优点,灵芝袋养菌满袋后,按90厘米--米为一行摆好,高为6-7层,南北行,开始打眼开口,开口以角硬币大小为适。开口后大棚马上封严,此时温度控制在7-30度(不要低于5度,高于35度)增加湿度,地面上明水,光线以散射光线为好,上面的草帘刚对头,每个草帘都有散射光下射为好,也就是三分阳七分阴花花太阳射的进。

-3天以后,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通风逐渐增大,温度7--30度,出芝时温度一直保持7--30度(不小于5度不大于35度),水分从开口到放孢子粉一直明水,从形成叶片到放孢子粉需要0天左右。

(8)采收:当灵芝菌盖以充分展开,边缘的浅白色或淡黄色基本消失,菌盖开始革质化,呈现棕色,开始弹射孢子,经7日套袋搜集

孢子后(孢子收集方法下文有介绍)就应及时采收,此时如果不采收,则影响第茬灵芝子实体的形成,采收时用锋利的小刀,在菌柄0。5-CM处割取,千万不可连菌皮一起拔掉,以免引进虫害病害蔓延,同时第茬灵芝子实体也难以形成,采收后的培养料,经过数天修养后,喷施一次豆浆水,数天后就会长出第茬灵芝子实体。将采收的灵芝清洗干净,放在塑料布或竹帘上晒干,或放使用烘干机烘干。

段木栽培

()段木处理选适生树种,于休眠期砍伐,截成~.米长,堆积发酵30~40天。

()接种、发菌当气温稳定在0℃左右(约4~5月)接种,接种后接"井"字形堆叠发菌,经0~5天菌丝向接种穴四周蔓延时,把菌材横卧地面,用砂土或湿砂覆盖,覆砂期间适当喷水,保持砂土湿润。

(3)截短及埋木覆砂一个月后,将菌材截成0~5厘米的短段,堆叠在阴凉潮湿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如湿度不够,应进行空中喷雾增湿。当断面出现白色的灵芝气生菌丝时,可将短菌材移入树荫或另搭荫棚,垂直埋入畦床上,入土部分占全长/3~3/4。埋木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接种后个月能长出菌蕾,子实体成熟约需50~60天,从接种到采收需4个月左右。

孢子粉的套袋收集

一袋的制作:制袋比较费工,必须提早进行,免得错过时间造成损失。一般每人每天可制作00-个。

选用透气性较好的50克8开新闻纸(大小为39厘米*7厘米)制作方法分以下四步进行。

、先将边长39厘米留出厘米用做粘贴胶水,然后对折成8。5厘米粘合成高7厘米,周长37厘米的圆筒。

、将筒高7厘米对折的中线,然后选任意一端再向中线对折,得四分之一即6。75厘米做袋底。

3、将所得的四分之一的两边边线向圆筒内折,并使两条线分别与内线对齐,得圆筒低部的平面,另两等边长,各为5厘米。

4、将任意一等边向底边中线对折并超过中线厘米,将底部的封闭部分粘上胶水,然后把另一边也向中线超过厘米对折压实,粘成高0厘米,周长37厘米,底部全封闭的长筒食品袋状即完成。

也可选用与纸袋大小相同,后0。4厘米的聚丙烯折角袋,每平方厘米用号针头扎孔0个以上备用。

二套袋时间:原基发生至子实体成熟一般需要30天左右,一旦子实体成熟孢子也陆续开始释放。子实体成熟的标准是,菌盖边缘白色生长圈已基本

消失,菌盖有黄色变成棕黄和褐色,菌管开始成熟并出现棕色丝状孢子或近菌基部落有棕色孢子粉出现,这时即进入套袋最佳时间。

三套袋方法:套袋前排去积水降低湿度,同时用清洁的毛巾将套袋的灵芝周围搽干净,然后套上袋子至灵芝的最低部,套袋务须适时,做到子实体

成熟一个套一个,分期分批进行。若套袋过早,菌盖生长圈尚未消失,以后继续生长与袋壁粘在一起或向袋外生长,造成局部菌管分化困难影响产孢,若套袋过迟则孢子释放后随气流飘失,影响产量。一般每万袋需陆续套袋0-5天结束。

四套袋后管理:保湿:灵芝孢子发生后仍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以满足子实体后期生长发育的条件,促使多产孢。室内常喷水,必要时仍可灌水,控制相对湿度达90%。

通气:灵芝子实体成熟后,呼吸作用逐渐减少,但套袋后局部二氧化碳浓度也会增加,因此仍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一般套袋半个月后子实体释放孢子可占总量的60%以上。

五采收

根据早套袋早采收,晚套袋晚采收的原则,套袋后0天就可采收,采集后的孢子粉摊入垫有清洁光滑白纸的竹匾内,放在避风的烈日下暴晒天,用厚度0.4厘米的聚乙烯袋密封保存。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是否可以根治
治愈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zhia.com/jzyl/3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