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具有明显的护肝作用,作为保肝药可用于病毒性肝炎、化学性肝损伤如酒精或药物中毒性肝炎的治疗。其免疫调节作用也有利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灵芝三萜类是其保肝作用的重要有效成分。
林志彬先生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教授、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国家药品审评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他年涉足灵芝研究,对灵芝中灵芝多糖、甾醇以及三萜类等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及其免疫调节、抗肿瘤、保肝、安神、抗衰老等各个方面的作用,都做了反复多次的研究论证,是我国目前灵芝研究的权威之一。他在《灵芝--从神奇到科学》一书中对灵芝防治肝炎有详尽的阐述。
肝炎及其治疗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两大类。根据感染病毒类型不同,病毒性肝炎至少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五种类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非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乙醇、化学毒物或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包括抗病毒、调节免疫和保肝。尽管目前已有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剂、拉米夫定等,但疗效不够理想,不良反应较多。由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和肝损伤,故保肝和免疫治疗仍是重要的治疗环节。在化学毒物或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保肝治疗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灵芝保肝作用的疗效特点灵芝虽无直接抗病毒肝炎的作用,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保肝作用,因而可作为保肝药和免疫调节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和保健。20世纪70年代,我国即开始用灵芝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综合各家报道,总有效率为73.1%~97.0%,显效(包括临床治愈率)为44.0%~76.5%。其疗效表现为:主观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检查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或降低。肿大的肝、脾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一般来说,对急性肝炎的效果较慢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为好。
临床上灵芝与一些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合用,可避免或减轻药物所致肝损伤,保护肝脏。灵芝的保肝作用也与中医药古籍论述的灵芝“补肝气”、“益脾气”有关。灵芝保肝作用的机制灵芝为什么能治疗肝病?研究证实,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的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保肝作用的重要有效成分,它对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以使免疫性肝损伤时升高的一氧化氮(NO)水平呈现降低的趋势,可以使因肝损伤升高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降低,而使肝损伤时降低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同时,灵芝的免疫调节作用也参与其防治肝炎的机制。灵芝不仅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和T、B淋巴细胞的功能,还能促进免疫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并因此纠正肝炎时的免疫功能紊乱,并通过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杀灭肝炎病毒。
灵芝治疗肝炎的临床报告灵芝用于治疗肝炎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仍有临床实验报告发表。胡娟()报告86例按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标准诊断为慢性肝炎的患者服用灵芝胶囊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除应用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苦黄或菌栀黄、促肝细胞生长素、肝泰乐等药物之外,均不用其他抗病毒药及免疫调节药。灵芝胶囊治疗组86例口服灵芝胶囊(每粒含灵芝1.5克),每次2粒,一日3次;对照组50例口服小柴胡汤冲剂,每次1包,一日3次。共用药1~2个月。疗效指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胆红素(S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治疗组纳差缓解94.2%(81/86)、乏力减轻93.0%(80/86)、腹胀消失92.3%(48/52)、肝肿大回缩45.8%(22/48)、脾肿大回缩42.9%(12/28);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分别为78.0%(39/50)、80.0%(40/50)\70.0%(28/40)、24.2%(8/33)、26.3%(5/19),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治疗组肝功能(ALT、SB)恢复正常百分率及HBSAG、HBEAG、抗-HBC阴转率(表9-1、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指出,灵芝胶囊用于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脂肪肝单纯脂肪肝:就是说没有损害的,只是一看B超,有脂肪变了,做各种检查,转氨酶指标都正常,转肽酶都没事。
脂肪性肝炎:就是说明转氨酶高了,,有肝损伤了,任何原因的肝炎最后都可能进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在欧美国家,发达的国家,他比我们发达很早了,所以他肥胖的病人多,脂肪肝的病人多,,我们只是刚刚发展为这二三十年的事情,所以在国外已经看到脂肪肝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是在上升的趋势。
脂肪肝实际是肝细胞的脂肪多了,脂肪肝里有脂肪滴,肝细胞里那么点,然后里头有一滴油放里头,所以肝脏就肿胀了,所以脂肪肝你可以看到我们的气球样变,脂肪变,在病理上肝脏变得非常大
油是怎样进到肝脏里去的?肝脏是脂质代谢的一个场所,从病因上看,一个是肥胖(全身脂肪都多了,肝里面的脂肪也就多了,肝细胞的脂滴也多了)。第二个病因就是酒精,酒精导致肝损伤的第一步就是脂肪变,(先是出现脂肪变了,然后酒精肝炎-酒精肝硬化-甚至肝癌)。第三个原因就是药物导致的脂肪变,药物也可以导致肝细胞对脂质代谢的紊乱,然后出现脂肪肝炎,脂肪肝然后一些化学毒物也可以导致脂肪变,包括一些化学试剂,洗剂等等,可以导致严重的肝损伤,脂肪肝。
最常见的还是肥胖导致的,实际全身脂肪细胞出溢了,肝脏实际又是代谢脂肪的一个地方,所以肝脏总是在工作,在代谢,然后造成肝脏里面的甘油三酯增多了,所以形成一个脂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