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气指纹图谱应用于山西老陈醋的身份识别

山西老陈醋风味独特,是我国食醋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通过香气成分的特异性突出其身份特性,是目前山西老陈醋特征性研究的一个方向。虽然已有文献描述了山西老陈醋与其他名醋香气成分之间的差异,但并未突出香气组成对其身份识别的重要性,也未寻求到有效的识别方法或统一标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法是目前香气成分分析研究的主要测试方法。由于香气成分对于食醋样品的风味贡献不仅取决于含量还与其嗅觉阈值有关,所以目前多结合嗅探法研究食醋的风味表现,但是利用嗅探法对一种食醋样品的身份识别操作过于复杂,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北京威力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王红广、安娜、车建途*等人以传统工艺生产为筛选标准,选取4种具有代表性品牌的山西老陈醋样品为研究对象,以其他名醋代表性样品作为对照,采用HS-SPME-GC-MS法进行香气测试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山西老陈醋香气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法及其香气特性,以期实现对山西老陈醋样品快速准确的身份识别。

1、山西老陈醋香气指纹图谱

方法重复性考察结果

乙酸保留时间变异系数为0.05%,说明方法在成分保留时间定性方面较为稳定,有利于指纹图谱共有峰的匹配;乙酸相对含量变异系数为6.67%,方法重复性较为理想。另外,相对于中药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精密度控制不大于5%的要求,乙酸含量变异系数相对偏高,可能原因是香气成分本身挥发性较大,种类又多,其在SPME萃取头涂层上的分配系数和传质速率又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所以温度波动、时间控制、人为操作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测试误差。目前香气成分测试的文献报道普遍采用3~5次平行测试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山西老陈醋香气指纹图谱的建立

首先将9款山西老陈醋样品按照前文进行共有峰匹配,并生成对照谱图,各成分含量按照对照谱图峰面积的归一化法进行相对计算。9款样品共匹配到82个共有峰,按照前文对共有峰进一步定性和筛选,最后确认44种山西老陈醋共有香气成分,包含酸类、醇类、酯类、醛酮类、杂环类、其他6大类。

2、山西老陈醋的身份识别

聚类分析

当距离阈值取0.<λ<0.时,食醋样品可以分为四大集合,分别为{S1,S2,S3,S4,S5,S6,S7,S8,S9,R}、{S11}、{S12,S13}和{S10},对应的正好是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永春老醋和保宁醋,并且与参照样品R同一个集合的所有样品均属于山西老陈醋样品,所以山西老陈醋香气指纹图谱具有一定代表性,在适当阈值条件下,可以实现对山西老陈醋样品的身份识别;而当阈值λ>0.时,其他名醋样品也与山西老陈醋样品归为一类,所以聚类分析用于山西老陈醋样品的身份识别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需要考虑设定合适的阈值。

香气风味特性分析

分别计算各山西老陈醋样品中的乙酸含量(记为A值)、9种浓厚型香气总含量(记为D值)、10种清新型香气总含量(记为F值),并与对照样品进行对比。乙酸含量山西老陈醋与永春老醋样品含量相对较高,而保宁醋和镇江香醋含量相对较低;清新型香气含量永春老醋样品含量明显较高,其次是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与保宁醋相对较低;浓厚型香气永春老醋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名醋,而不同的山西老陈醋样品间含量差异也比较明显。由此可见,四大名醋香气成分中的A值、D值和F值的分配比例各不相同,其中山西老陈醋在A值与D值方面稍占优势,而F值相对较弱,即山西老陈醋相对于其他名醋在酸性风味和浓厚型风味特性表现更为突出。

讨论

实验通过指纹图谱共有峰匹配与定性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筛选出44种山西老陈醋的共有香气成分,并以此建立山西老陈醋香气指纹图谱。通过香气风味特性分析,山西老陈醋相对于其他名醋在酸性和浓厚型风味相对突出,而清新型风味相对较弱。根据山西老陈醋香气指纹图谱和主要风味类型特点,实验建立了一个快速准确识别山西老陈醋身份的方法,即首先利用香气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对样品进行模糊识别,然后利用香气特性参数Ps值进一步比较筛选,确认山西老陈醋样品的身份。

在食醋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山西老陈醋香气指纹图谱的身份识别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可用于辅助真伪鉴定,也可用于生产中产品风味的质量控制,同时也有助于山西老陈醋质量标准的制定。当然,由于实验研究的样品数量和种类有限,而山西老陈醋样品成分复杂多样,不同成分的分析方法也不同,要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

本文《香气指纹图谱应用于山西老陈醋的身份识别》来自于《食品科学》年40卷8期-页,作者:王红广,安娜,车建途。DOI:10./spkx---。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近期研究热点

花青素与大豆分离蛋白的不同共价交联法对蛋白结构的影响

生姜蛋白酶对干腌羊火腿品质特性的影响

采后苯并噻重氮处理对‘玉金香’甜瓜单萜类香气及其代谢关键酶的影响分析

降温方式对鸭梨采后FAD及LOX基因表达及其褐变的影响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保鲜冰处理对鲈鱼菌群组成与代谢功能的影响

不同贮藏温度酱鸭品质变化及其货架期预测

多功能集成保鲜包装设计在‘巨峰’葡萄中的应用

氯吡苯脲处理对莲子细胞壁多糖降解特性的影响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啤酒爽口性评价

驼、牛、羊乳中脂肪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山楂原花青素对人肝癌SMM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对桃果实软腐病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我国南北城市0~12月不同泌乳阶段母乳蛋白质和氨基酸构成的纵向研究

干酪乳杆菌胞外多糖诱导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细胞成熟以及分泌IL-6、TGF-β和IL-23

枸杞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和产卵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

深海鲣鱼鱼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

枸杞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和产卵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

深海鲣鱼鱼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

甘薯汁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β-胡萝卜素对H2O2诱导的斑马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郫县豆瓣酱风味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发酵酸菜来源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及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

脱胶与脱酸对菜籽油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3种不同产地灵芝子实体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鸡蛋液发酵条件对蛋挞营养和风味的影响

青砖茶渥堆发酵中微生物的变化

响应面法优化天然抗氧化剂抑制调理鸡排褪色和脂质氧化工艺

不同杏鲍菇菌株工厂化栽培子实体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及其香气评价

低产尿素与高级醇黄酒酵母菌株的筛选、鉴定与发酵

高光谱技术结合迭代决策树的香肠菌落总数预测

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凝乳酶在马苏里拉干酪中的应用

酢辣椒中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功能特性

乙酯型鱼油对小鼠骨性关节炎的改善作用

p-辛弗林通过激活AMPK-FoxO1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葡萄糖生成

海参皂苷对去卵巢小鼠骨密度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芜菁脆片的影响

基于细胞膜损伤的蔗糖月桂酸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机制

蛋清源活性肽对过氧化氢诱导的HEK细胞抗氧化酶活力及白细胞介素8分泌的影响

马铃薯超声强化冷风干燥及品质特性

热风处理对大米半干法磨粉效率的影响

短波紫外线控制鲜切苹果褐变与其活性氧代谢的相关性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调味山药片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

陕西安康地区10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品质比较

桃仁多肽螯合亚铁的抑菌活性及结构表征

转录组测序分析3种不同链长脂肪酸对酿酒酵母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pH值对低酯果胶/酪蛋白酸钠复合体系流变及结构特性的影响

再生纤维素凝胶对乳清分离蛋白预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酶法提取对玉米皮阿拉伯木聚糖组成及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稀土镧和铈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及营养评价

苹果根皮苷-2-O-糖基转移酶基因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翡翠贻贝副肌球蛋白的特性及在模拟胃肠液中的消化

BCR提取法测定白酒陶瓷包装中重金属形态

编辑:袁艺;责任编辑:张睿梅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为进一步推动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学院、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华美食品学会(CAFS)共同于年8月1-4日在浙江杭州和宁波举办“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出席本次国际研讨会,共聚人脉、共享资源、共谋发展!

长按或







































治疗白癜风最佳方法
白癜风诊疗经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s.com/lzcf/3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