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茶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属炒青绿茶。目前,对茶叶分等定级的方法以感官评审为主,该方法依赖评茶师的评茶经验,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使茶叶的等级标准不统一,市面上的茶叶品质鱼龙混杂。因此,研究茶叶品质的科学评定方法和质量监测体系,对于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来自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的王淑慧、宋沙沙、曹学丽*将指纹图谱技术用于茶叶分等定级和质量控制中,以信阳毛尖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通过建立信阳毛尖茶滋味成分HPLC指纹图谱,对茶汤滋味成分进行分析,将判别分析法与指纹图谱相似度法相结合,用于确定不同等级茶样之间的差异性,为绿茶客观品质评价和质量监控建立一种科学量化的方法。
1、信阳毛尖茶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优质“道”系列在滋味物质含量上要高于普通“”系列,但“道”系列4个等级间及“”系列3个等级间的差异并不能明显看出。
2、基于滋味特征成分的信阳毛尖茶等级判别分析
7个不同等级的信阳毛尖茶之间差异显著,且普通信阳毛尖“”系列和优质信阳毛尖“道”系列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区分度也很好,实现对同一品种不同等级信阳毛尖茶的等级区分。表明利用茶汤滋味特征成分可以对普通和优质信阳毛尖进行很好的等级判别分析,且差异显著。
3、不同等级信阳毛尖茶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结果可知,除距离系数法外,6种相似度计算法对信阳毛尖茶不同等级茶叶的区分度从夹角余弦法、相关系数法、改进Nei系数法、新模型负指数、改良程度相似度法、新改良程度相似度法依次提高,新改良程度相似度法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出不同等级信阳毛尖之间的差距,且普通“”与优质“道”系列间相似度较低,差异较大,可见“”系列茶叶级别较低。采用该方法对茶叶进行分等定级与市面等级相一致,且能计算出各等级间的差异大小,表明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的方法能对茶叶进行分等定级。
结论
采用HPLC方法分别建立信阳毛尖“道”系列和“”系列共7个等级茶叶滋味成分HPLC指纹图谱,但同品种不同等级茶叶间的差异很难从其指纹图谱中直接看出。因而本实验首先基于15种滋味特征成分,采用判别分析法对2个系列7个等级41个样品进行判别分析,其等级区分正确率为95.1%,分别对2个系列的茶样进行判别分析,正确率则近%,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同品种茶叶进行很好的等级区分判别。采用7种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对各等级茶叶间的相似度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各相似度计算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茶叶等级间的差异大小,其中以新改良程度相似度法最佳,采用该方法对茶叶分等定级结果与其实际等级相一致,且可以实现对各等级间的差异量化,表明可以将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应用于同品种不同等级绿茶的分等定级中。对未知样品的分级要通过先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采用上述方法,尤其是新改良程度相似度计算方法,与信阳毛尖茶标准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对比,确定未知茶样的等级。该结果可为茶叶分等定级提供理论研究支持和方向。
本文《基于滋味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判别分析及相似度评价在信阳毛尖茶分等定级中的应用》来自于《食品科学》年40卷8期-页,作者:王淑慧,宋沙沙、曹学丽。DOI:10./spkx2--20507-。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近期研究热点
壳聚糖-六氢-β-酸可食性抑菌膜的制备及抑菌剂的释放
酒花浸膏关键性香气成分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低温榨取汉麻籽油工艺
3种芍药属植物种子不同部位成分分析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甘肃地区产地木耳品质综合评价
14种柑橘皮中多甲氧基黄酮成分分析
不同年生和不同部位人参样品有效成分的比较
高光谱成像技术快速预测鸡蛋液菌落总数
紫薯花色苷在贮藏过程中的降解特性导读
反胶束萃取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特性的影响
辣木籽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其对氧化损伤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鳝鱼肉新鲜度对加热过程中蛋白变化规律的影响
无核白葡萄干制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与褐变的关系
低温超微粉碎对生物酶法制油豆渣蛋白结构影响的拉曼光谱分析
拉曼光谱分析牛肉贮藏过程中肌红蛋白结构的变化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冻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铜绿假单胞菌在牛乳中生长的预测
梨质地变化规律与动力学模型
用于高果糖浆制备的宛氏拟青霉嗜热嗜酸菊粉酶酶学特性分析
气相离子迁移谱对山茶油掺假的检测
介质阻挡放电氦等离子体-气相色谱测定绿豆中脂肪酸含量
利用蛋白组学和化学计量学区分海捕和养殖的中国对虾
葡萄果渣酵素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其理化特性
香气指纹图谱应用于山西老陈醋的身份识别
鹰嘴豆非淀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乳酸菌饮料中嗜酸乳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花青素与大豆分离蛋白的不同共价交联法对蛋白结构的影响
生姜蛋白酶对干腌羊火腿品质特性的影响
采后苯并噻重氮处理对‘玉金香’甜瓜单萜类香气及其代谢关键酶的影响分析
降温方式对鸭梨采后FAD及LOX基因表达及其褐变的影响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保鲜冰处理对鲈鱼菌群组成与代谢功能的影响
不同贮藏温度酱鸭品质变化及其货架期预测
多功能集成保鲜包装设计在‘巨峰’葡萄中的应用
氯吡苯脲处理对莲子细胞壁多糖降解特性的影响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啤酒爽口性评价
驼、牛、羊乳中脂肪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山楂原花青素对人肝癌SMM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对桃果实软腐病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我国南北城市0~12月不同泌乳阶段母乳蛋白质和氨基酸构成的纵向研究
干酪乳杆菌胞外多糖诱导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细胞成熟以及分泌IL-6、TGF-β和IL-23
枸杞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和产卵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
深海鲣鱼鱼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
枸杞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和产卵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
深海鲣鱼鱼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
甘薯汁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β-胡萝卜素对H2O2诱导的斑马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郫县豆瓣酱风味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发酵酸菜来源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及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
脱胶与脱酸对菜籽油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3种不同产地灵芝子实体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鸡蛋液发酵条件对蛋挞营养和风味的影响
青砖茶渥堆发酵中微生物的变化
响应面法优化天然抗氧化剂抑制调理鸡排褪色和脂质氧化工艺
不同杏鲍菇菌株工厂化栽培子实体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及其香气评价
低产尿素与高级醇黄酒酵母菌株的筛选、鉴定与发酵
高光谱技术结合迭代决策树的香肠菌落总数预测
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凝乳酶在马苏里拉干酪中的应用
酢辣椒中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功能特性
乙酯型鱼油对小鼠骨性关节炎的改善作用
p-辛弗林通过激活AMPK-FoxO1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葡萄糖生成
海参皂苷对去卵巢小鼠骨密度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芜菁脆片的影响
基于细胞膜损伤的蔗糖月桂酸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机制
蛋清源活性肽对过氧化氢诱导的HEK细胞抗氧化酶活力及白细胞介素8分泌的影响
马铃薯超声强化冷风干燥及品质特性
热风处理对大米半干法磨粉效率的影响
短波紫外线控制鲜切苹果褐变与其活性氧代谢的相关性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调味山药片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
陕西安康地区10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品质比较
桃仁多肽螯合亚铁的抑菌活性及结构表征
实习编辑:冯龙斐;编辑:袁艺;责任编辑:张睿梅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为进一步推动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学院、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华美食品学会(CAFS)共同于年8月1-4日在浙江杭州和宁波举办“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出席本次国际研讨会,共聚人脉、共享资源、共谋发展!
长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