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海关总署表示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8.6%。山东省政府公布年海洋牧场综合收入亿元居全国首位、海南对违法违规填海项目列出整改清单、粤港澳三地联合筹建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一周过去了,海洋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海洋网《一周海洋大事件》栏目和您一起梳理、回顾。
国内新闻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牧场情况
8月9日,山东省举行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据悉,年,全省省级以上海洋牧场达到55处,其中国家级21处,占全国1/3;全省海洋牧场综合经济收入亿元,居全国首位。海洋牧场拉动了海洋食品、海洋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山东海洋经济新动能的重要载体。
◆粤港澳三地联合筹建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
8月9日,记者从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粤港澳三地正在筹建中华白海豚粤港澳保护联盟,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加强各保护组织间的协作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华白海豚保护事业发展。三方将联合成立救护专家组,科学开展各项管护工作,完善中华白海豚救护网络,开展相关法律与业务咨询工作。
◆“中国海洋地质之父”中科院院士刘光鼎逝世
年8月7日18时,我国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逝世,享年89岁。刘光鼎院士被誉为“中国海洋地质之父”。他毕生精力均投入到为中国寻找石油的事业中,他为中国海洋能源开发所作的贡献,被称为具有“开创性”。作为中国第一个讲授地震勘探和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学者,他积极倡导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推动了油储地球物理与浅层地球物理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海南省公布贯彻落实国家海洋督察整改方案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8月8日公布贯彻落实国家海洋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开展围填海专项整治和入海河流综合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围填海等四类突出问题。这四类突出问题是:解决围填海管理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围填海审批执法监管不规范、违规围填海活动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污染问题。方案明确具体35个整改问题的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责任单位。
◆深圳出台-年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未来两年重点治污
8月8日,深圳出台《深圳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将海洋空间分为严格保护区、环境改善区、综合协调区、重点治理区四类分区。《规划》提出,到年,重点打好治污攻坚战;到年,在国家要求的“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础上,率先实现生态文明制度的全面落实;到本世纪中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浙江温州确定首批6大项目海洋生态示范项目
8月8日,笔者从浙江省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温州已确定洞头西山头沙滩整治与修复等6大项目为首批海洋生态示范项目,并给予一定金额的专项补助。首批6大示范项目总投资约万元,项目建设期限为一年。
◆杭州海关一周退运4批共余吨“洋垃圾”
8月7日,18个标箱、余吨夹带物超标的废纸从浙江嘉兴口岸装船退运离境。这是8月以来杭州海关一周内退运的第4批废纸,累计退运超标废纸余吨。经鉴定,此次退运的废纸夹带物超标,含有其他各类废物和携带害虫、病媒生物等,不符合我国相关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海关依法将其退运出境。
◆你买的是“可持续海产品”吗?请认准蓝色标签
市民在超市购买海产品的时候,不知道是否注意到一个蓝色的标签,这个蓝色标签有一条鱼的形象,有显眼的“MSC”字样,这意味着你所购买的海产品可持续、可追溯、野生捕捞。8月9日,由MSC(海洋管理委员会的简称)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可持续海鲜周”正式拉开帷幕,传播“可持续海产品和海洋保护”理念。
国际新闻
◆保护海洋新西兰宣布年将实施禁塑令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新西兰政府8月10日宣布,年将禁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和环境部副部长欧仁妮·萨奇表示,零售商从现在起将会有至少6个月的时间,逐步停止提供轻型塑料袋。相关提议认为,违反规定所需承担的罚款应提高至10万新西兰币,约合45万人民币。该计划的相关细节将于九月进行讨论。报道称,新西兰的人均城市废物产生率是发达国家里最高的。据统计,全国每年使用塑料购物袋约7.5亿个,人均达个。
◆泰国海军军舰接回被困普吉帝王岛的位游客
8月8日晚,泰国海军第三军区派出军舰,前往普吉附近的帝王岛,接回被困的位游客。这些游客包括来自中国、俄罗斯的游客,有些需要乘飞机回国,有些需要返回泰国各地,但由于海面几米的海浪而无法返程。所以,泰国海军第三军区派出那拉提瓦号军舰,于8日17:50前往帝王岛营救被困游客,并于当晚22:00左右安全送至普吉深水港。
◆NASA:地震导致印尼龙目岛西北海岸抬高25厘米
据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消息称,印度尼西亚龙目岛7.0级强震造成当地地理环境发生改变。据报道,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