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白癜风患者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625/9107623.html
——写在“任务”成功40周年之际
“”是一个任务代号,它对中国航天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中国航天与航海命运交织的纽带。年5月18日,中国航天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开启了星辰大海征途上的新篇章,同时,这也是远望号船和人民海军水面舰艇编队“走向深蓝”的起点。背海而弱、向海则兴。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中华民族对海洋的向往与探索从未止步。40多年前,中国航天人将目光投向占地球表面积70%的辽阔海洋,扬帆起航、船出大洋,勇敢探索新的海上丝绸之路,闻令出征驶向南太平洋。“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中,对航天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远望人探索浩瀚海洋、仰望无垠星空的动力源泉。今年,载人航天三期工程大幕开启,北斗组网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探火工程按节点推进……中国航天迎接一次次挑战,必将取得一项项创新超越。中国航天对太空的探索有多远,远望号船架起的海上天梯就将有多高。
走向深蓝,长江畔是梦起航的地方“健步登上海重楼,看多少风流。
神臂,妙手,慧眼,明察五大洲。
良辰到,驾飞舟,远洋游。
乘风破浪,天涯追踪,誉满神州。”
年5月1日,远望1号、2号和海军、国家海洋局的16艘舰船、4架直升机组成海上测量船编队,奔赴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张爱萍将军深知这次任务的特殊和这支船队从无到有一路走来的不易,起锚之际,他以一首《诉衷情》为船队送行。远望人将之谱成歌曲,历经40年传唱至今。船队从离开祖国到抵达测量海域,短短十几天,经历春、夏、秋三个季节;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和东9、东10、东11三个时区。时隔40年,据曾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副总工程师杨仁清回忆:“在航行途中和抵达试验海区后,周边几个国家差不多都派出舰船、飞机对海上编队进行跟踪拍照、骚扰等,共遇外国舰船30多批(艘)、飞机50多架次,在编队党委的统一组织下,均按有关规定进行了妥善处理,海军护航编队安全顺利保驾护航2艘测量船如期抵达预定海域。”5月18日上午10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穿越千山万水,飞向目标海域。火箭飞行30分钟后,2艘远望号船西北上空的云端里,“嗖”地飞出一个亮点,越来越亮,似火红的流星眨眼从船的右舷上空划过。远望1号、2号船准时收到火箭起飞时间和关机点数据,精准计算并预报出落点。远望号船雷达和遥测设备及时发现目标,雷达系统科学组织,做到了对飞行目标早发现、稳跟踪,取得了从目标出地平线到数据舱落水的全弧段跟踪优异成绩,并第一时间传回国内。远望号船在大洋上获得的航天器测量数据,对于远程运载火箭后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首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更是惊动了全球。英雄的远望号测量船队创造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元,实现了我国海上测量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以此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远程运载火箭,第四个拥有航天远洋跟踪测量能力的国家。使命接续,远望人为百分百成功书写华章
“长江五号发现目标!”“长江五号跟踪正常!”年5月5日,长征五号B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揭开了我国空间站时代的新序幕。火箭起飞约7分钟后,守候在太平洋预定海域的远望5号船及时发现目标,对火箭和卫星进行跟踪测量,实时准确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发送实时数据,持续测控余秒,有效保障了火箭发动机关机、船箭分离等关键动作,为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应有贡献。
短短秒的测控时间,远望人却要提前数十天海上奔波和长时间进行任务准备,才能在关键时刻到达指定测控点为火箭卫星“指引方向”。而据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相关领导介绍,这是远望号船队自组建以来执行的第次海上测控任务。40多年来,远望人坚守初心使命,戮力创新超越,实现了从0到1,从1到的一次次历史突破和重大跨越。
截至目前,远望号船队圆满完成了全部11次神舟飞船海上测控任务,54次北斗导航卫星以及包括嫦娥系列、风云系列等卫星、航天器的多次海上测控任务,并完成东方红二号甲卫星应急测控、天宫一号应急跟踪等10余次卫星海上应急测控任务。远望人在没有预案的条件下力挽狂澜,创造了一项项海上测控奇迹,取得了海上测控成功率%的骄人成绩,在波峰浪谷间写下了绚烂的蓝色诗篇。
展望未来,远望人坚守浮动国土,传递中国名片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远望号船任务海域分布越来越广,航渡时间越来越长、任务频度越来越高,远望号测量船也不断地经历更新换代,如今,远望号测量船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中国的航天器测控网也从国内延伸到了世界三大洋任何一个海域。坚守一方“浮动国土”,传递中国“航天名片”。自年,远望号船首次停靠斐济共和国苏瓦港后,远望号船队已经先后多次停靠外港,并赢得了“文明使者”美誉。“在国外,我代表中国。”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深深印刻在远望人心中的行为准则。本世纪初,远望2号船在执行完某次任务停靠新西兰奥克兰港口期间,船员杨波在兑换货币时,主动退还了银行职员误兑的纽币(折合人民币近元),当时他的工资只有不到元,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远望号船员被称为“最有素质的船员”。远望6号船船长杨便佼记得,有一次停靠外港,一位华裔老妇人步履蹒跚却一定要上船。她说:“我就想亲手摸一摸我们中国自己建造的科学船。你们把飞船送上太空,我们这些海外华人的腰杆子挺得更直了。”回顾往昔,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已经从执行任务时只有2艘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发展为拥有三代7艘豪华型海上测控船队。目前,最新入列的远望7号船是集当今船舶建造、航天测控、航海气象、船舶动力等领域最新的技术于一身的大型远洋航天测量船。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远洋航天测量能力将实现新的突破,对我国航天测控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下一步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将围绕综合性能更优,试验能力更强,使用效益更高来打造国际一流的远洋航天测量船队。大洋碧波,远望号船队的蔚蓝色航迹不仅向世界展示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发展,更传递中国繁荣昌盛的时代强音。▋作者:高超亓创
▋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装备科技
▋监制:安普忠
▋责编:徐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