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2/近日,杭州市民黄女士向橙柿互动反映:母亲突然迷上网络上的“名医”讲座,还想花钱通过网络买药。记者联系了黄女士,她向记者提供了一个网址。打开网址,是一个名为“名医直通车”的讲座平台,被称为“国医大师”的专家和主持人现身说法。黄女士说,“这个人讲的课,母亲说她听了好几个月。刚开始,还可领红包,每天会有几毛钱,于是经常听下去了。领了一段时间红包,对方给她寄过一次猴头菇什么的礼品。”随后的情况,令黄女士吃惊:一段时间过后,母亲像被洗脑一样。“母亲一大早发长语音给我,说有个同学也在吃平台推荐的药,医院里都配不出来,多块两盒。”母亲征询女儿的意见:要不要买?黄女士网上查询了资料,感觉非常蹊跷,对方所推荐的药品,有的是国药准字批号,但有的是“食”字批号,果断劝母亲止损,“身医院,听听医生配什么药,我就给你买。”黄女士在社交平台发现,有很多子女也遇到类似情况。家里老人迷上“××大补丸”根本不听劝上海苏阿姨的女儿,也有和杭州黄女士一样的烦恼,家里老人也迷上了“名医直通车”:我妈今年开始听这个“名医”讲座,每天按时按点上课,课后还答题,答对题奖励几毛钱,动力满满。客服超级敬业,我妈如果哪天缺课还打电话来关心。我开始就劝她不要听,我妈当时入坑不深,明确说她只听课,绝对不会买药。结果,前几天我去她家时,看到了一箱“××大补丸”,追问后才知道是她花了块钱买的。我妈8年前开过刀,8年来一直吃中药调理,医生说她已经痊愈,不需要吃了。现在天天听这个洗脑的讲座,她感觉这个药就是为她量身定制的,相见恨晚。他们卖药还卖关子吊胃口,说要等,数量不多,先到先得……她买到药还高兴得不得了。据了解,70多岁的苏阿姨,医院的管理层。按说苏阿姨具有比较专业的医学积累,应该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女儿说,“真实情况不是这样!药品宣传上几乎能包治百病。我妈妈现在痴迷不悟,还在天天上课、吃药丸。爸爸从不相信这些宣传,也经常劝她,但劝阻无效,家里一向是妈妈做主。”那么,这些药品的疗效如何?苏阿姨的女儿说,她查了资料,生产药品的厂家曾多次被处罚过。年11月,铁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出处罚:该药品厂家委托人在广播电视台发布“××大补丸”药品广告,广告内容含有“一粒金丹百病消”“只吃一种药,包治百种病”“当天吃,当天见效”等涉及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在被责令停播的情况下,又进行了第二次复播。市场监管责令停止发布该广告,处以违法广告费用3倍罚款10元。苏阿姨女儿在社交平台披露了这些情况,有更多老人子女站出来质疑——“我妈妈吃了血压飙升到,到医院医生不让吃了,回来后给客服打完电话,说让吃1/3,然后开始偷偷吃。”“我妈也买了,多少钱我不知道,还说吃着特别好,非要让我吃。”“我爹也被洗脑了。买了一箱,我都不知道要多少钱,给一家四口都安排了……”家属质疑看病不用望、闻、问、切吗?广东廉江黄阿姨的女儿,近段时间也操碎了心,“脑梗偏瘫的老妈,现在可以生活自理,在手机上看到这些教授讲课说得多好多好,可以通栓通血管,瞒着我们,偷偷在网上订购,顺丰到付的。“一些药品只是食品级的,花了多,但妈妈很有信心:吃了就好了。她觉得抓住救命稻草,谁阻止跟谁生气,又有高血压,不敢气她。”黄阿姨女儿称,她查看了这种药品,觉得很奇怪:同准字号、同配方、同厂家,就是不同牌子。她介绍了母亲的生活情况,“妈妈在老家独居,我姐每天会给她买菜过去。”“我之前在家陪她半年,发现有一次她在抖音看到有卖中药的,还联系人家问情况。我给她分析过,可以到家附近看看中医拿药吃,人家这个才是针对性的,网上你也不了解不清楚,她就没有购买。”因为女儿长时间在外工作,黄阿姨还是没抵抗住网上的诱惑。在视频社交平台,记者发现,遇到类似情况的老人子女还不少。有人分析了这种卖药套路,“我一清二楚:先拉人加群,然后发红包热群,让群里的人再邀请人,每天发视频链接答题领红包,搞活动忽悠老头老太太,买几盒赠送龟胶。”“如果你是真患者,我告诉你及时止损;如果你是托,我劝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付出代价的!”有家属质疑,“作为中医教授不见患者,不望、闻、问、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