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第四届中国(山西)特色农博会,盛大开幕啦!
入得展厅,进得厨房,全国余种特色农产品,齐刷刷亮相!
《山西青年报》邀您——见证农博时刻,品鉴特色珍馐。
盛大
昨日的开幕式——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儒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小鹏,省政协主席薛延忠,省委副书记楼阳生,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吴政隆等领导出席。
副省长郭迎光主持。
还有哪些贵宾?
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屈冬玉。
中国贸促会秘书长徐沪滨,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刘身利。
北京、内蒙等20个省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
中农发、中粮集团等知名企业负责人。
王儒林、李小鹏、薛延忠、楼阳生、屈冬玉、徐沪滨、刘身利与5位基层代表,共同为本届农博会启幕。
主角亮相——
全国家企业,余种特色农产品。
主题
本届农博会主题——
特色、创新、合作、共赢。
我省11市,都将推出本土主题——
太原,“喝九牛鲜奶,享健康生活”;
大同,“恒山”杯特色农产品推介;
朔州,“怀仁县优质羊肉产品及加工”现场品鉴;
运城,“运城苹果、晋善晋美”推介;
临汾,“特色农产品推介会”;
忻州,“五寨县小杂粮推介”;
吕梁,“岚县马铃薯推介”;
晋城,“南太行一晋城市特色农产品推介”;
阳泉,“提升乡村发展环境,打造农业产业未来”推介;
晋中,“晋升油茶”品牌推广;
长治,“天然植物营养、安全绿色健康”推介。
这些活动,各具特色,魅力四射。
接下来,实物(食物)呈上,眼见为实。
南瓜
农博会长治展区,围观拍照者众多,聚焦的是“巨人南瓜”。
长治展区负责人杨晓勇介绍——
这次展出的“巨人南瓜”,最大的斤,最小的也有88斤。
今年,园内种出一个多斤的,不方便带来,就带来几个稍小的。
由于“巨人南瓜”生长周期为12个月,只要不从藤枝上摘下,就可继续生长。
提到价值,他拿现场88斤的“巨人南瓜”例举说,基本可以卖0元左右。斤左右的,则可以卖到四五千元左右。
桃壳
在祁县展区核桃壳工艺品展台,用核桃壳做的12生肖,做工讲究,造型精美。
“我们把生肖整套制作出来,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祁县展区负责人贾卫平讲。
据他介绍——
这一套12生肖,最低可卖到10元。如果买单件,一个元。
所有工艺品,都是镂空设计,方便收藏保存。若需清洁,直接水冲,或气泵直接吹。
大葱
临汾展厅内——
秦壁鞭杆大葱,一簇就有1.3米左右。
据了解——
洪洞县秦壁村鞭杆葱,已有近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经提纯复壮、系统选育,品质与产量显著提高。
该品种——
植株高大,耐热耐旱,生长期短。
质地鲜嫩,味辛甘甜,高产稳产。
主要营养成分为调味辛香物质、抗霉菌消炎物质等,可调味,也可防治感冒、紫斑病、灰霉病、霜霉病等。
灵芝
在山西农业大学展馆内,两个比脸盆还大的灵芝供游人参观。
据介绍——
体积较大的,是赤芝。
这株赤芝,直径1.06米,重6.65千克,生长三年,是全国人工栽培最大的赤芝。
稍小一点的,是紫芝。
紫芝,灵芝中最好的品种。展出的这株,生长3年直径就有80厘米,实属罕见。
黄芩
阳泉馆内,中药材展——
有“小人参”孟桔梗,美丽蒲公英,生地黄,“药食同补”的红芸豆和小黑豆。
还有用于治疗腰疼的射干和祛风解表的防风等药材。
其中,生长了15年的黄芩最引人瞩目。
据工作人员南秀斌介绍,此黄芩由人工栽培,野外生长15年。
蔬菜
阳泉展区的无土栽培蔬菜,也很独特。
在圆形栽培区,展示了使用5种不同方式培育的生菜、油菜、辣椒等11种常见蔬菜。
展区负责人朱越介绍——
经过气雾栽培的蔬菜,从幼苗到成熟,大部分只需一周左右。生菜和油菜,培育时间相对较长,需两周时间。
新型气雾栽培法,是在装置内安装喷雾设备,将营养液雾化成小雾滴,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和水分。
这样,既可以加速植物生长,对种植环境也无要求。
展区内,还有墙体和立柱栽培区,是种有生菜、油菜的柱形和梯度立体装置。
朱越介绍——
两种立体化无土栽培,都是在不影响地面栽培情况下,通过四周竖立起的圆柱、搭架分层栽培,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
可提高土地利用率3到5倍,同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到3倍。这种栽培方式,主要适宜种植叶菜类和果菜类蔬菜。
喜欢原生态、无污染的“吃货”们,言语已无法表述,去身临其境吧!
实习生:王钰钦、刘璐、高静本报记者:聂晓丽/文
冯永伟/图
编辑:张伟、卢亚
统筹设计:陈彤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
就赞一下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