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肿瘤、乙型肝炎、老年慢性病等患者为了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常服用含有灵芝成分的保健品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其主要成分未破壁的灵芝孢子不易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其形态上类似肝吸虫卵。最近已经在我院发现数例患者服食灵芝孢子后粪便检验中出现灵芝孢子,出现误诊、误治的情况。
本研究将灵芝孢子与肝吸虫卵的显微镜下形态进行鉴别,以帮助检验工作者对二者进行分辨。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例,均在服用灵芝保健品,分别为灵芝胶囊、灵芝孢子粉,其中男3例,女2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和志愿服食者。所有患者及志愿服食者均无疫区居住史及吸虫病史。
1.2方法
将患者和志愿服食者粪便、口服灵芝保健品分别用0.9%氯化钠溶液涂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参考肝吸虫卵形态相关资料。
2结果
2.1两种标本涂片
在镜下观察,均发现大量形态结构完全一致,呈黄棕色,大小平均为21umX10um,卵圆型,壁厚,一端略尖,无盖,无肩峰,另端略钝圆,无小棘,内无毛蚴,为一实体。粪便沉淀集卵孵化,未见毛蚴孵出。患者和志愿服食者停服灵芝保健品后的粪便常规未见此物质。灵芝孢子形态见图1和图2。
2.2肝吸虫卵形态
虫卵形似芝麻,黄褐色,甚小,大小约为29umX17um,卵一端较窄且有卵盖,稍隆起,卵盖周围卵壳增厚突起形成肩峰,另一端钝圆,有小疣状突起。
2.3肝吸虫卵形态见图3和图4。
两者显微镜下形态学鉴别特征见表1。
3讨论
灵芝自古以来被誉为人类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滋补益气的仙草。灵芝孢子属于药用真菌,是灵芝生长成熟期从菌盖弹射出来的极其细小的孢子,为灵芝的生殖细胞,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活性物质,其药用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近几年,肿瘤、乙型肝炎患者、老年慢性病患者等为了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常服用含有灵芝成分的保健品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一些名贵的中成药也含有灵芝成分。灵芝保健品的主要成分是未破壁的灵芝孢子,未经粉碎破裂的灵芝孢子不易被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随着灵芝保健品的广泛应用,粪便中发现灵芝孢子越来越多,而它与肝吸虫卵非常相似。
肝吸虫又称中华分支睾吸虫(Clonorchis),简称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肝的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本虫于年首次在加尔各答一位华侨的肝管内发现。曾于湖北江陵县先后在西汉古尸和战国楚墓古尸查见此种虫卵,证明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有年以上的历史。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较为常见,但许多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常见的体征有肝肿大,脾肿大较少见,偶见发育欠佳,类似侏儒症者。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作为检验工作者平时并不接触灵芝孢子,加上对临床用药不了解,很容易造成误诊。两者区别在于灵芝孢子较肝吸虫卵小,实性,无卵盖、肩峰及小棘,在便中常成堆出现。而肝吸虫可见卵盖及肩峰结构,卵壳内含有一个成熟的毛蚴,在粪便镜检时检出率低,常单个出现。提醒检验工作人员在做粪便镜检时发现灵芝孢子,一定要仔细鉴别,在实际工作中,粪便检查小型吸虫卵时,要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认真加以鉴别,在查到大量肝吸虫卵样物质时,要与临床结合,询问病史、临床症状,必要时进行B超、皮内实验或间接血凝等免疫学方法诊断,以便判断,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
(文章来源:.3;13:3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束振华等参考文献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