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年12月第29卷第6期ChinJPharmacolToxicol,Vol29,No6,Dec

作者:林志彬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北京)

灵芝是国内外久负盛名的中药。多年前出版的《神农本草经》中,将灵芝列为有效无毒的“上药”并列出灵芝(赤芝、青芝、白芝、黄芝、黑芝和紫芝)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灵芝〔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和紫芝(GanodermasinensisZhao,XuetZhang)子实体作为法定中药材。现代植物化学、药理学、毒理学和临床研究表明,灵芝含有多糖、三萜、甾醇和小分子蛋白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毒性极低,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笔者所在研究室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灵芝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近20年来,着重研究灵芝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灵芝的抗肿瘤作用与其免疫调节作用密切相关。本文在我们的研究工作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文献论述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1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发现

灵芝(G.lucidum)子实体提取物及其所含多糖腹腔注射或灌胃给药,可显著抑制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并认为灵芝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可能是“宿主中介性的”,即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实现的。为了证明这一假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们重复了灵芝的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发现,灵芝子实体水提取物(G.lucidumextract,GLE)及其灵芝多糖B(G.lucidumpolysaccharideB,GL-B)和多糖肽(G.lucidumpolysaccharidepeptide,GLPP)、破壁孢子多糖(G.lucidumbrokensporepolysaccharides,GL-BSP)灌胃可明显抑制小鼠移植性肿瘤S肉瘤、人肺癌(PG)和Lewis肺癌的生长,但直接加到体外培养的S肉瘤、人白血病HL-60细胞和PG细胞的培养液中,不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也不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提示灵芝提取物和多糖在体内的抑制肿瘤生长并非直接细胞毒作用,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可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2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

2.1血清药理学研究灵芝的宿主中介性抗肿瘤作用

血清药理学实验是中药药理研究的一种方法,即给实验动物灌服中药提取物或组分后,取其血清(含药血清)进行体外药理实验。含药血清中可能含所服中药或其活性代谢产物,也可能含有在中药作用下产生的内源性活性物质,并因此产生药理作用。

2.2灵芝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分化,增强其功能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一种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成熟的DC高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histo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zhia.com/lzsz/6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