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疾病。
病人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
治疗宜清心泻火,重镇安神。
目录
一、精神分裂症用方
二、其他症用方
一、精神分裂症用方
1.复方金蒲丹
来源:《中国医药学报》。
主治:精神分裂症。
组成:郁金30g,菖蒲25g,丹参15g。
用法:上药提取有效成分后浓缩成浸膏,加入舒必利0.5g,混压成20片,每片含生药3.5g,舒必利0.g。每次6~10片,饭后服,1目2次,以6周为1疗程。
2.排风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别名:排风饮(《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功用:安心定志,聪耳明目,通脏腑。
主治:男子、妇人风虚湿冷,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其肝风发,则面青心闷乱,吐逆呕沫,胁满头眩,重耳不闻人声,偏枯筋急,曲拳而卧;其心风发,则面赤翕然而热,悲伤嗔怒,目张呼唤;其脾风发,则面黄身体不仁,不能行步,饮食失味,梦寐倒错,与亡人相随也;其肺风发,则面白咳逆唾脓血,上气奄然而极也;其肾风发,则面黑手足不遂,腰痛难以俯仰,痹冷骨痛。诸有此候,令人心惊,志意不安,恍惚多忘。
组成:白鲜皮,白术,芍药,桂心,芎穹,当归,杏仁,防风,甘草各二两,独活,麻黄,茯苓各三两,生姜四两。
用法:上锉。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每服一升。覆取微汗,可服三剂。
3.黄连温胆汤
来源:《六因条辨》卷上。
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组成:温胆汤加黄连。
用法:水煎服。
验案:
1.心惊胆怯《继志堂医案》:湿热生痰,留于手足少阳之府,累及心包,心惊胆怯,性急善忘,多虑多思,舌苔浊腻带黄,胸脘内热。清化为宜。黄连温胆汤加洋参、枇杷叶。
2.精神分裂症《江西中医药》:杨姓,男,43岁,干部。年4月7日就诊。10年前,因私怨,心怀忧郁致神志异常,悲伤哭泣之症每年发作4月余,用过各种镇静药均未控制发作或缩短发作时间。予黄连温胆汤加菊花、白蒺藜、朱麦冬,前后共服十一剂,诸证悉除,以健脾养心之法善后调理。
3.不寐《吉林中医药》:付某某,女,42岁,干部。年5月14日初诊。半月前,因事争吵后夜卧不宁,心烦不安,服药无效。治以清肝豁痰安神,予黄连温胆汤加珍珠母、夜交藤,水煎服。3剂后每晚能睡3~4小时;前方加栀子,10剂后,诸症悉和,睡眠正常。随访三年,未复发。
4.精神分裂症《贵阳中医学院学报》:用本方加味(加胆草、远志、菖蒲、郁金、生龙牡等)并辅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痰火内扰型32例,并与31例单纯用西药抗精神病药物者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分别为10例、12例、8例、96.77%。两组比较整体疗效相似,但治疗组由于减少了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而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
5.老年情感障碍《江苏中医》:用本方合枕中丹:黄连、陈皮、制半夏、茯神、枳实、竹茹、龙骨、龟版、远志、菖蒲为基本方。肝郁脾虚者,加服逍遥散;心阴不足者,加天王补心丹;肝肾阴亏、虚火偏旺者,加服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并结合心理疏导,治疗老年情感障碍32例。结果:显效1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3.75%。
4.牛马二宝散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主治:精神病。神经顿失其常性,遂发似狂非狂之证。
组成:西牛黄,马宝各一钱。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分,一日二次,用人参、竹沥饮调下。
二、其他症用方
1.防葵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四。
主治:心脏风邪,恍惚失常,言语错乱。
组成:防葵,人参(去芦头),贯众,远志(去心),茯神,犀角屑,天雄(炮裂,去皮脐),防风(去芦头),桂心各一两,甘草三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龙齿清魂散
来源:《女科万金方》。
别名:龙牙清魂散(《医方一盘珠》卷七)。
主治:妇人败血冲心,或歌舞、谈笑、怒骂,坐卧苦者,瑜垣上屋,口咬打拳,神名佛号,无有不能,似祸祟之状。
组成:龙齿,远志,官桂,人参,当归,茯苓,细辛,门冬,甘草,玄胡。
用法:加生姜五片,大枣三枚,入金银器内煎百沸汤,加麝香一匙,不拘时候服。
3.葱利汤
来源:《医心方》卷三引《经心录》。
主治:邪发无常,骂詈与鬼语。
组成:乌头一分(炮),恒山一分,甘草一分,葱利(或是藜芦)一分,桃花一分。
用法:上以好酒四升,煎取一升,顿服。大吐。
4.归神汤
来源:《辨证录》卷四。
主治:思虑过度,耗损心血,遂致失志之癫,或哭或笑,或裸体而走,或闭户自言,喃喃不已。
组成:人参五钱,白术一两,巴戟天一两,茯神五钱,紫河车一具,半夏三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丹砂一钱,菖蒲一钱,麦冬五钱,柏子仁三钱(不去油),白芥子三钱。
用法:上各为末,先将紫河车净水煮熟,不可去血丝,捣烂,将各药末再捣为丸。每服五钱,白滚水送下,连服数日。
5.加味归脾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九。
主治:妇人七情内伤,心脾亏损,神无所护,致夜梦鬼交,独笑独悲。
组成:归脾汤加辰砂,琥珀末。
用法:上将归脾汤水煎,调辰砂、琥珀末服之。
6.加减温胆汤
来源:《万病回春》卷二。
主治:痰躁(痰火作热烦躁)、痰话(痰火作热惊惕不安、错语失神),惊惕失志、神不守舍。
组成:茯神(去皮木)一钱,半夏(姜汁制)一钱,陈皮一钱,枳实(麸炒)一钱,当归八分,酸枣仁(炒)八分,山栀(炒)一钱,竹茹八分,人参六分,白术(去芦)一钱,麦门冬,辰砂五分(为末,临服调入),黄连(姜汁炒)一钱,竹沥半盏(临服加入),甘草三分。
方中麦冬用量原缺。
用法:上锉。加生姜、大枣、乌梅,水煎,调辰砂末温服。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地点为多米尼克。
木木每天5分钟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