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瓦港9日迎来以明代航海家郑和命名的“郑和号”军舰。由于是远洋实习舰,多用于海军院校军官和士兵的航海训练,郑和舰又有“中国军校第一舰”的称号。
10日上午,中国使馆和旅斐华侨华人,以及斐济政府先后为郑和舰及舰上官兵举办欢迎仪式。“雨都”苏瓦下起小雨,停靠在苏瓦港的郑和舰经过雨水的洗礼更显庄严。
一大早,中国驻斐济大使张平与使馆馆员,中资机构代表,以及大批热心华侨华人早早在码头上聚集,为郑和舰奉上了非正式但非常热烈的欢迎仪式。
当英姿飒爽的上百名海军学员及舰员在军舰侧舷站定后,欢迎活动随即开始。
身着斐济民族服装布拉衫(Bulashirt)的中资机构代表拉着横幅,普通民众挥舞手中的五星红旗……在华人领袖的指挥下,大家共同呼喊口号:“热烈欢迎郑和舰!”
斐济中国青年协会的成员打鼓敲锣,红黄两色雄狮起舞,这极具中国特色的表演让现场的气氛热闹非凡。
随后,斐济国防部和海洋开发部官员以及军方代表现身,与郑和舰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严正明少将等人亲切握手、交谈,欢迎郑和舰的到访。斐济礼仪小姐还为严正明等人带上花环。
斐济军乐队从码头另一侧入场,欢乐的音乐加上节奏鲜明的鼓点,正式拉开了斐济官方欢迎仪式的帷幕。华侨华人已见怪不怪的白苏鲁,着实让舰上官兵眼前一亮!
奏乐结束后,军乐队更表演了热情奔放的斐济民族舞蹈,身着制服的演奏者舞动双臂、扭动身躯,呼喊的口号传递出千年的神秘色彩,出人意料但又让舰上官兵及在场华侨华人喜闻乐见。
在仪式之后,郑和舰向迎接人员敞开大门,欢迎大家登舰参观。张平大使、斐济国防部常任秘书达瓦鲁(OceaCawaru)、海洋开发部长塞鲁伊拉图(IniaSeruiratu)在严正明少将的陪同下登上郑和舰,进入驾驶室参观。
中斐双方代表还举行会谈。达瓦鲁开门见山,向中方表示殷切希望斐济海军学员未来能参与郑和舰的航海训练,与中国学员共同学习。此前,郑和舰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访问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各有一名学员登舰参与训练。
中方还向斐济官员赠送了礼物,礼盒上刻有“孙子兵法”四字。
普通民众则在舰上军官的带领下参观了前后甲板。负责解说的一位军官表示,郑和舰舰龄很大,但保养极好。舰员和学员每天早中午进行三次小扫除,周末还要搞大扫除,重点是清洗海浪拍上甲板的水渍,防止含盐极高的海水腐蚀舰艇。
这位军官还介绍,海军学员的训练项目主要分地文和天文两类,地文包括以路标、雷达、GPS来进行定位,天文则通过观测星星、月亮,在浩瀚的远洋当中确定航向。
他还告诉我们,这次随郑和舰出访的官兵共为人,包括来自中国四所海军院校的名学员,其中还有17名女性。今年10月24日,郑和舰从辽宁大连旅顺港启航,11月4日抵达第一站雅加达,之后到达澳大利亚悉尼和新西兰奥克兰。这三站都为正式友好访问。
这是郑和舰第一次造访斐济,目的是在返回中国途中进行补给。逗留四日后,中国军校第一舰将离开苏瓦,踏上归程。
郑和舰于年由上海求新造船厂建造完毕后下水服役。舰长米,宽15.8米,满载时排水量大于吨,最大航速是18节,可连续航行海里,自持力为30昼夜,可承载名舰员、30名教官及名军校学员。
本篇文章版权归斐济日报所有,未经授权许可,其他媒体不得转载。如需转载或改编,请联系斐济日报新媒体事业部。
邮箱:fijidaily
g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