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40年前与40年后,
最大的区别是
如今有多快,从前就有多慢。
记忆
时间
书信
邮票
电报
从前,亲人相隔,是千山万水间的书信,邮票、电报寄托思念;如今,用移动4G+,那只是一串秒速抵达的高清语音问候,视频聊天随时畅聊,有如老友时刻在身边。
从前,老友相见,是数十载的勿忘,相聚难,再见难;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那只是社交平台上瞬间发送的照片,是互赞,也是永远不散。
从前,出川北上,是崇山峻岭蜀道难,三日三夜到西安;如今,高铁时代,那只是3个小时的车程,说走就走的方便……
回
首
回首新中国69年风云激荡的光辉岁月,要说变化最快的,正是近40年的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以来的这40年,是中华民族历史长卷中最雄伟壮丽的篇章之一。这是一段辉煌传奇,也是一段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故事。如果真的有时光机,你愿意回到40年的历史旅程中,走一走,看一看么?
为致敬新中国69岁华诞,在时光的记忆中传递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今年9月成都商报携手四川移动共同发起“致敬改革开放40年·年代秀——我和四川”大型老照片征集活动。希望网友们从珍贵的相册里拣出浓缩四川40年变迁历史的老照片,和我们一起分享在巴蜀大地上独特而奇幻的历史旅程。
时光机里的四川
走
进
岷江,孕育了四川乃至中国长江文明的核心地带,也成就了以水为中心的蜀地文化。创新、包容、顺乎自然,城市在时光穿梭中演变,四川人在平静岁月中饮茶言欢。高山与河谷交替、平原与高原相连,自古以来,四川人就是不服输的,“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四川人常常调侃人爱出风头,“颤花儿、颤翎子”,实际上,正是这些爱自嘲的四川人不断地敢为天下先、推动城市发展进步。
年,成都当时的第一高楼
天府广场成都电信枢纽大楼于年拆除
陈蒙川摄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坐落于天府广场成都电信枢纽大楼上的塔钟发出清脆的钟声;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四川宁江机床厂刊登了一则广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年6月,四川广汉市向阳镇在全国第一个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揭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村改革的序幕;年,成都蜀都大厦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证券简称:蜀都A),公司当年发行的股票也由此成为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只股票。
年四川宁江机床厂
刊登在《人民日报》的广告
图据网络
年6月,四川广汉市向阳镇在全国第一个
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图据网络
杨大陆,四川大陆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近30年前,他拿出两万六千元在成都定下了一部手机,成为了四川移动通信的第一个用户。四川第一个手机号仅7位,,这是伴随杨大陆多年的号码,更让他的名字永远载入了四川通信业的史册。
从家庭座机屈数可指,到BP机成为潮流男女腰间的标配;从动辄逾万元的大哥大,到翻盖机、再到几乎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机,3G、4G到如今的5G,人们实现了语音、视频随时随地畅聊的梦想,而万物互联将更加紧密的连接人与世界,开启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
东经°04′、北纬30°40′,在成都锣锅巷与文武路交界路口,坐落着这座城市的中心——“成都原点”。几十年风雨变迁,从年原点诞生到年,繁华的路口掩盖了旧日的历史,在地理含义上,它代表城市核心区域的精确位置(以经纬度标示),并以此为起点计算该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地理距离。在文化含义上,它反映一个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脉,是城市重要的标志性景观,也是体现城市历史与发展的缩影符号。
年,成都中心城区的坐标体系扩展到了大成都范围内,草市街、文武路、德胜路、锣锅巷,宽阔的大路交通四通八达,从这里出发,延伸出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织就了时代和人的交汇点。如今,成都城市格局迎来千年之变,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推动形成“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的空间功能布局,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多层次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年04月09日成都高新区欧洲中心
摄影王红强
世有非常之人
然后有非常之事
四
川
人
有人说,四川人生活闲适安逸,街头巷尾公园里,人人品着一杯盖碗茶闲话家常,一副人事无争的景象。却不知,这种天然的乐观背后,是四川人面对困境时不依不饶的信念和决心。“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司马相如作名篇《难蜀父老》,成为警策四川人的金玉良言。
这里的人们,既有传统文化的含蓄,也有扎实肯干的进取;这儿不仅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有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这儿的市民不仅爱茶馆里的品茗闲聊,更有对生活品质的执着追求的不断奋进。一幅幅老照片,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人的繁华市井,也记录着四川人乐观向上精神面貌。
年的李伯清迟阿娟摄
还记得十数年前,让成都万人空巷的坝坝彩票吗?
还记得小时候父亲用过的寻呼机吗?
还记得中国男足冲进世界杯那一消息出炉时刻,狂欢的成都市民和成都报纸吗?
许多个瞬间你或许忘记了,
却被那一帧帧画面定格。
年,你拥有自己的手机了吗?
年的成都太升路,手机调价通知大打折,吸引了人们围观
四川人的通信生活从2G升级3G技术用了10多年。直到年,中国自主3G标准的成都首个3G网络建成,当时成都地区的3G网络开通。
(成都商报记者年摄于高升桥移动营业厅,用户正在欣喜体验移动3G视频通话)从3G到4G,四川移动在4G的网络建设方面攻坚克难,截至年全省移动4G覆盖即超过了3G网络,相当于用一年时间完成了3G时代五年的工作量。而从4G到5G的演进则更加惊人。
(年9月,成都商报记者摄于中国移动5G产业研究院成立现场,图为市民头戴VR设备正在体验5G环境下的虚拟现场场景演示)
不错,5G正向我们大步走来。四川即将迈入5G时代,成都已成为未来之城“5G之都”。
追寻着时代的脉络,在一张张老照片中,你看到了过去、看到了自己,也能够看到未来。快与慢,变与不变,其实都在历史的时光机里面。
目前,“致敬改革开放40年·年代秀——我和四川”征集活动圆满落幕。我们认真从中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成首份《“我与改革开放40年”之四川图鉴》,即日起在成都商报全媒体平台公开展示。这不仅是一场征集,更唤起了千千万万成都人、四川人对往日的追忆,对进步的思考,乃至对未来的更大憧憬。
小贴士:
我们还将通过九位重磅川籍名人专访、40年四川通信编年史创意海报等形式,展示40年来老百姓的幸福与喜悦,记录时代的变迁,传递时代的速度和情感。
习惯了如今的快,但也邀请你,此刻慢下来。回到40年前,借着定格的回忆重走一遭。你会看到,并且记住,四川是怎样一路走来,怎样变换,怎样始终加速,怎样一往无前。
旧时光
活生慢
文中部分作品来源网络
麻烦作者与本报取得联系
支付稿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