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75%以上的化疗药物均会导致恶心、呕吐,而化疗带给患者的痛苦常常会使他们对继续治疗望而却步,有的甚至因此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放弃治疗的机会。对于这类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不亚于化疗方案本身。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病理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是《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版》认为在其发生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呕吐反射弧。已知中枢调控呕吐的部位有两个:①呕吐中枢(vomitingcenter,VC),位于延髓的外侧网状结构内,分布广泛,用微电极直接刺激该部位即可致吐。②化学催吐感受区(CTZ),位于第四脑室的最后区,对一些来自血液或脑脊液中的化学物质很敏感,但用微电极直接刺激该区的不引起呕吐。
化疗药引起呕吐时,发现有许多感觉传入冲动进入呕吐中枢,这些冲动包括来自CTZ、大脑皮质和胃肠道的迷走传入支等。化疗药亦可直接兴奋呕吐中枢引起呕吐或其代谢物刺激CTZ中的受体,产生冲动传入呕吐中枢而致吐。此外,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为5-羟色胺、p物质和大麻素,其他还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和组胺等。近年来认为5-HT是急性呕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递质,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均有多种5-HT受体。p物质属于激肽家族的调节多肽,能够结合神经激肽受体,在急性和延迟性呕吐中产生重要作用。
放、化疗之所以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副作用,主要是因为药物或放射线损伤胃肠道细胞,造成胃肠道黏膜发炎所致。情况严重一点的,还会出现腹痛、腹泻(可能进一步导致脱水和电解质不平衡);更严重者,甚至会因为黏膜屏障严重损伤,而引发全身性的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多重器官衰竭,使生命受到威胁。因此在放、化疗的过程中,如何给予胃肠道良好的保护,是很重要的课题。
从过去一些肿瘤患者的实际应用经验可以得知,以灵芝相关制剂辅助放、化疗,比较不容易有上述的胃肠道症状,或症状比较轻微。到底灵芝对于放、化疗造成的胃肠道损伤,可以提供怎样的保护作用?灵芝孢子粉是如何缓解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给出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体外实验证实灵芝多糖可加强胃肠道的自我修复能力
首先,他们在体外实验观察到,从灵芝子实体萃取出的灵芝多糖GI-PS,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株(IEC-6)有保护作用。上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是胃肠道自我恢复的机制,如果这个过程受到阻碍,对损伤的恢复是很不利的;反之,如果能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将有利于胃肠道损伤的恢复。
根据实验显示,以不等剂量(0.1、1、10或μg/ml)的GI-PS和小肠上皮细胞一起培养,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在某个剂量范围内,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高时反而会产生抑制作用。这种现象反应出,灵芝对生物的调节机制有其剂量上的适用范围。
实验也发现,以过氧化氢处理小肠上皮细胞(约30分钟),引发类似化疗药的氧化伤害,或以放射线照射一段时间,都会让小肠上皮细胞因严重受损而失去增值能力。
但如果先让小肠上皮细胞和GI-PS(10μg/ml)一起培养,再给予过氧化氢或放射线照射,则小肠上皮细胞的受损程度较轻,也仍保有增值能力。
为了修复损伤,上皮细胞会加速分化并往受伤部位迁移,而实验里的确看到,灵芝多糖对小肠上皮细胞有“促分化”和“促迁移”作用。另外,GI-PS对于小肠上皮细胞的ODC和c-Myc的基因表达也有增强作用,而且作用和剂量成正比。ODC是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的关键酵素,c-Myc则可调控细胞增殖,因此细胞分子水平也反映出,灵芝多糖对小肠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动物实验证实灵芝多糖能减轻肠道损伤、提升肠道免疫。
Methotrexate是治疗癌症常用的化疗药,把该药给予小鼠的第二天,就会出现体重减轻、毛发脱落、进食活动减少等现象;到了第三、四天,这些情况将更明显。包括肠道液体和气体严重滞留,以及黏膜表面和绒毛明显受损等,说明该化疗药对胃肠道的损伤。
第二组实验:在给予小鼠化疗药的同时给小鼠服用灵芝多糖制剂。结果发现,小肠黏膜受到的破坏明显减轻,丙二醛MDA(细胞膜遭受自由基攻击后所产生的氧化产物)减少,超氧岐化酶SOD(负责清楚自由基的酵素)增加,lgA抗体(肠道最主要的免疫指标)含量也上升。
整体来看,灵芝多糖对MTX化疗药的肠道损伤有减轻作用,并提升肠道免疫。而灵芝孢子粉中含有较高的灵芝多糖成分,破壁灵芝孢子粉成为人们缓解化疗痛苦的首选良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