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灵芝认识源远流长。在春秋战国时,周朝的[列子,汤问],"朽壤之土,有菌芝者"。在东汉[论衡书记]中记有"芝生于土,土气和而芝草生",并说"紫芝之栽如种豆"。在[隋书经籍法]一书就有[种植芝书一卷],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方土以木积湿处,用药敷之,即生五色芝"。我国栽培灵芝至少有多年的历史。
灵芝人工栽培方法大致可分二种,第一种袋栽法,第二种原木(椴木)栽培法。
袋栽法
袋栽法就用PE塑料袋中装入培养基,培养基如木屑、棉籽壳、玉米秸、菌草、甘蔗渣、坚果壳、麦麸、石膏粉等,经过蒸汽带压灭菌,再接种上灵芝菌种,进行培养,种植。
椴(原)木栽培法
椴(原)木栽培法是将灵芝菌种接入灭菌过的木材上,进行培养,种植。生产上可利用阔叶树枝干为栽培原料。大多数的阔叶树种都适合于栽培灵芝,如柞木、栲树、槭树、榆树、木麻黄、相思树、栎树等,我们经过多年的种植栽培和生产加工的研究总结,认为这多树种中以栎树中青刚栎为基质,培养出的灵芝品质最佳。青刚栎树皮较厚、形成层发达、不易与木质部剥离、树质坚硬、含丹宁酸丰富,这种树种栽培灵芝出芝期长,产量高,朵形完整,灵芝三萜、灵芝多糖化学成分含量高。
栽培基地建设要求灵芝的种植栽培基地的选址应远离工业生产区、居民生活区、农业栽培区、专业饲养场、垃圾处理厂,周围没有污染源,并拥有基本的道路交通条件和电力条件,便于生产。地理位置最好是在海拔米至米的林间空地,土壤要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规定中Ⅱ类的标准,灌溉水要符合《农田灌溉水质(GB-)》的规定,水源最好为山泉水或地下水。这些要求和举措能降低灵芝栽培过程中被污染的可能性。
基地周围要有隔离带,栽培地应平整规范,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大雨时,雨水漫入栽培地中,栽培棚为钢构大棚,每个标准大棚设置为长25米,宽6米,高2.5米,棚两端南北朝向为好,便于通风。
栽培技术
灵芝子实体最为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0-28℃,因此应安排在5-10月份出芝。由于原木灵芝走菌较慢,要2-3个月的时间,因此一般安排当年11-12月份接种培养为最佳。
原木灵芝栽培在菌木入畦覆土前要做好原生木材的熟化灭菌,栽培菌制作,菌种接入,培养走菌等工作。原生木材要熟化灭菌,灭菌温度-℃,时间35小时,接菌种要做好接种室(箱)和接种操作人员的消毒工作,避免受到杂菌污染。培养室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适当的通风条件。
原木灵芝发育初期、中期阶段管理尤为重要。要保证充分的湿度和温度,菌盖就会正常平整地向水平生长,直到直径达10-25cm左右,生长线停止生长并逐渐转为褐色,灵芝菌盖就开始加厚进入成熟期,这时灵芝就会开始弹射孢子粉,当菌盖边缘分层明显即标志灵芝已长成熟。一般灵芝从芝蕾生长到成熟采收需要2-3个月时间。
?
灵芝孢子粉的采集
灵芝孢子粉是灵芝成熟前弹射担孢子(孢子粉),担孢子具有繁殖后代作用。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担孢子呈卵形,棕褐色,8-2um×5-7um大小。孢壁双层,外壁平滑、无色透明,内壁深棕色、有小棘突,由内壁包围的空腔里面充满浓稠的细胞质,细胞质中有一个细胞核和一个黄色至亮黄绿色的油滴。孢壁外层表面有许多小凹坑及小孔。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