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有位牛逼的大学生,居然种灵芝

孙杨,海宁市丹宏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垚蕈园”品牌创始人。

这几天早晨气温很低,但我总是早上6点就醒了,因为心里记挂着大棚里等待采摘的香菇。

起床后就去大棚走一圈,看看工人们采摘香菇的情况。每天采摘完成后,要往农批市场送多斤香菇,最多的时候一天要送多斤。春节临近,大家见面都不忘问候一句,“新年好,辛苦了!”

我是山东人,大学在浙江读的,毕业后留在了海宁。年开始创业,在斜桥镇黄墩村种植菌菇,主要是香菇和灵芝,算算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了。

从起初租一个多平方米的大棚,到现在的1万多平方米;从第一年产值20万元,到中途受到雨水灾害颗粒无收,再到今年预期产值60万元。这几年,很辛苦,也很充实。

年是变化最大的一年,分别在设备和技术方面,实现了两大创新,挖出了这块土地的“潜力”,产值和收入都相应增加了,还成功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让我细数一下去年获得的创业“红包”吧——

创业“红包”之一:投入多万元,建设15个标准化连栋大棚,面积多平方米;又投入50多万元建设20个普通大棚,面积平方米。

原先租用的多平方米的普通大棚,只够种植椴灵芝,随着产量增加的需求越来越急切,有限的面积阻碍了产业发展的脚步。现在,连栋大棚可以种植多椴灵芝、2万包香菇。因为连栋大棚具有降温功效,可以避免夏季温度过高影响菌类生长的问题,提高产量。

目前,20个普通大棚刚建设完成,计划年投产蔬菜,等设备进场,技术跟进,就会展现另一番新景象。

创业“红包”之二:我舅舅是灵芝种植技术的专家。以前,怎么种、如何收,都是舅舅手把手教的。年,在采收灵芝孢子粉上,我创新了技术,对传统模式进行突破。

传统的采收,是将一个个纸桶包在灵芝外面,上层覆盖纸,并用塑料袋扎根进行采收,这种方式只支持一次性采收,而灵芝孢子粉的喷射期是每年6-9月,气温较高,长时间包住,容易引起孢子粉发霉,且粉质不宜过滤、分离。经过实验,我采用每个单位(约多椴灵芝)用无纺布制成小棚代替纸桶的方式,每月采收一次,每年采收三次,有效提高了产量。

比方说,今年椴的灵芝,通过该技术,可以采收公斤的孢子粉,而同样的灵芝量,往年只能采收到多公斤孢子粉。

创业“红包”之三:注册品牌“垚蕈园”,开启了农业品牌之路。事实上,从年开始创业,我就一直计划要给产品注册一个品牌。品质的保证,是创业之路能够走长久的关键。有人问,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冷僻、拗口的名字作为品牌名?其中,自有奥妙。无论是香菇、灵芝,或是即将要投产的蔬菜,都离不开脚下的土地,于是有了三个土组成的“垚”,“蕈”则是菌类植物的意思,这名字就意味着专门种植菌类的园地。

拓展土地、新建大棚后,基地建设逐步完善。针对基地园区的建设,我参加了年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产销对接项目,一旦项目通过验收,投资配套补贴可达近50%。

回顾创业之路,年起步,年赚到第一桶金,年遇到雨水灾害没有收成,年把仅有的利润投入到了新的技术、设备更新中。可以说,这么多年没有赚到一分钱,但我却成长、收获了许多,我的创业路其实才刚刚开始。

新的一年,我正在探索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有机结合,在种植菌类、蔬菜的同时,将原材料初加工,扩大利润。同时,计划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通过走出去学习、交流,提升团队技能,拓宽产业道路。

来源:海宁日报

佰事通

广告位招租:

↓↓↓更多精彩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北京最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zhia.com/lzjb/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