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时90岁生日说真话,说自己想说的话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姚峥华

年12月11日,越众大圆桌,小提琴奏响《月亮代表我的心》,蜡烛,香槟,掌声,鲜花,蛋糕……二三十号人济济一堂,围着大寿星唱起生日歌。

这一天是一个大日子,袁伟时老师,年方90。

▲我们与袁伟时老师的合影

这位怀揣理想信念永不退缩的智者、哲人、思想者,向往“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的铮铮铁骨,心中有痛,有话要说。

数十年来,他一以贯之,自由呐喊,心怀希望,光明前行,为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人,搭建一座座自由学术的发展平台,帮他们努力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袁老师许愿,希望上帝再给他十年,他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手头就有两本书要写(每本四五十万字,其中一本是《民国大败局》,明年完稿),还有万字左右的文集要编(在中大给本科生教课一年的讲义)。

因为生日,学生们把既往“袁老师课堂”的照片、画像、讲义和留言,在香港熊景明老师带领下选摘编印成了一本《年方九十》纪念册。人手一册。袁老师生日会上的十年愿,让纪念册有了可期可盼的续集《年方一百》。

▲熊景明老师摘编的《年方九十》纪念册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有幸在宝珍的帮助下,把袁伟时自印本三部曲集齐。

如果说,年12月自印的《风骨·风情·人生》是第一本“袁伟时九十寿辰礼品”,那么其后年1月自印的《新文化运动——文献选粹与解读》《晚清大变局》则是“寿辰礼品”之二、之三。

三本书命运多舛,共同的特点是:

一、皆一而再地写了序言,为出版做准备;

二、皆阴差阳错,出版或者再版无望;

三、三本书的核心关键词:说真话,说自己想说的话;

四、袁老师的孩子们为其定制自印本,让“自有其命运”的书走自己的路。

01

《风骨·风情·人生》

张扬个性、拓展呐喊

《风骨·风情·人生》,大16开,硬纸封面,作者处署袁伟时,钤“笑笑斋”细篆阳文椭圆印。

▲《风骨·风情·人生》封面

袁老师的书斋以“笑笑”命名著称,像他所说的“我乐在其中的是:人健、笔健、抚古、感今、笑己、笑世。”

他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自己喜欢笑,比如,天天大笑三次,一笑天下可笑之人;二笑自己的成就和失误;三笑有幸生活在多姿多彩的希望与黑暗并存的年代。

故“笑笑斋”名符其实,名得其所。

袁老师的笑确实非常招牌非常经典,像电波似密码,传递着良好的信息。

▲袁伟时老师

看《风骨·风情·人生》序言,会发现这是袁老师最早写于9年,原本是十一年前应该出版的书。

当时的袁老师充满乐观,他信心百倍地写道:“拨动心弦的是师友的风骨,‘上不臣天子,下不友诸侯’。历代骨鲠之士造就中国文化的凄美。20世纪下半叶遗风不灭,在石缝中发出烛照灵魂的闪光。”他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部小书第一次披露他的人生和心路历程,标尺就是师友的风骨。而这本书,也是为了“解答自己的困惑,横比世界,纵问祖先,祛妄褪邪,记下真相,记下感受,深信真话最终会赢取真信。”

十年前,他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zhia.com/lzjz/11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