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湖北省博物馆为啥没带这件镇馆

12月10日晚上,《国家宝藏》第二期开播。萃花跟很多小伙伴一样,提前搬好小板凳、打开电视调好台,坐等更新。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萃花太肤浅,看完湖北省博物馆带来的三件国宝(分别是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和曾侯乙编钟),记忆最深刻的居然是撒贝宁的“小媳妇”,和纪晓岚、和珅二人组的互怼!傲娇的撒夫人是不是纪晓岚、和珅的既视感立志要做一个文艺青年的萃花,怎么能容许这种状况发生,于是连夜在网上又刷了一遍!别说,这次还真有点收获。喂!你的镇馆之宝掉啦!进入第二件国宝环节,不怎么敬业的小撒同学,作为护宝人竟然表示不知道自己要护什么宝,只能现场问了下度娘。之后,撒贝宁给我们科普了下湖北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和郧县人头骨化石。当然,时刻不忘吐槽节目组。头盖骨这种有点让人怕怕的宝贝,确实不宜出现在现场,萃花十分理解并且支持馆长的选择。但素,傲娇的湖北省博物馆,咱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同为镇馆之宝,前两件青铜器都能出去赚人气,单单把元青花留家里“看大门”吗?是嫌弃它年纪小?可年纪更小的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不是早亮过相了?还是像片头里讲的,要我们体验一下“火与铜的共舞”?那就更没道理了,瓷器好歹还能与“楚人的先祖”火神祝融沾亲带故,云梦睡虎地秦简跟火和铜都没有关系好吗。当然,让方馆长回应萃花的吐槽有点困难。于是,勤奋的萃花决定自己上阵,给大家扒一扒这件镇馆之宝。镇馆之宝也有双胞胎?先给大家上张图。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武汉市博物馆藏唉,不好意思,图好像上错了,这张才是!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湖北省博物馆藏什么?你说这两张图明明看起来是一样的?怎么可能?明明一件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件是武汉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件叫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一件……呃……嗯……也叫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好吧,果然朋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两张图还真的很像,因为这两件镇馆之宝本身就长得像双胞胎。年10月31日,原武汉市文物商店武胜路门市部,从一对夫妻手中收购了一件元青花梅瓶。梅瓶高37.6cm,口径6.2cm,底径13cm。瓶身纹饰分为三组,肩部为凤穿牡丹纹,腹部设4个开窗绘“四爱图”,足部则为仰覆莲纹和忍冬纹。颈部凤穿牡丹纹足部仰覆莲纹和忍冬纹所谓“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周敦颐爱莲,林和靖(跟这位同学不太熟悉的请直接百度“梅妻鹤子”)爱梅、鹤,陶渊明爱菊。简单说,就是一本中学语文课本的缩写。王羲之爱兰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鹤相信很多朋友都猜到了,这件元青花梅瓶就是现在武汉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巧合的是,年,湖北省钟祥市郢靖王(朱元璋的第二十三个儿子)墓也出土了一件元青花梅瓶。该梅瓶高38.7cm,口径6.4cm,底径13cm,瓶身绘的也是四爱图。这件梅瓶后来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也就是被留在家“看大门”的那个镇馆之宝。湖北博物馆版本的四爱图虽然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两件梅瓶上绘的四爱图稍有不同,一个描绘的是夏季,一个描绘的是秋季。但这点差异微小到可以玩“大家来找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家来找茬青花瓷版上图为武汉市博物馆藏,描绘的是秋季,下图为湖北省博物馆藏,描绘的是夏季目前为止,这两件高度相似的梅瓶具体有什么关系,仍然没有具说服性的理论。只是有人猜测,两件梅瓶应该是按照一个粉本(稿本)画的。萃花忽然醍醐灌顶,全国九大博物馆斗宝,湖北省博物馆若是拿出这件有个双胞胎姐姐的馆宝,好像确实有点不合适。“看大门”我也是元青花!看到这里,有朋友或许会忍不住怀疑,既然都跟人家“撞衫”了,那为啥这个“看大门的”还能位列四大镇馆之宝呢?这就不得不提元青花的地位啦。众所周知的是,元青花的存世量极为稀少。据萃花了解,现在学术界的一个主流观点是,目前全世界收藏的基本完整的元青花瓷器大致为多件,其中大部分流失在海外,英国、法国、美国、伊朗、土耳其等国。其中,尤以土耳其的托普卡帕宫数量较多,都是元朝时作为礼品或者商品运过去的。国内元青花的数量,大约仅占总数量的1/3,且大部分是年以后陆续出土的。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元青花的总生产量并不是太大,据说当时主要用于“外销”。其次,在明代时,统治者出于政治原因,把元代的青花瓷视为蒙元文化的“异端”,要“毁瓷抗元”。元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故宫博物院不可否认,但存世量少确实是元青花受人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萃花要说的是,元青花本身的工艺和艺术价值更不容忽视。青花瓷明净素雅,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虽然青花瓷创始于唐宋,不过目前为止发现得完整器物很少,元青花遂成为早期青花瓷的代表。尽管如此,但元青花的工艺已经相当高超,学术界也普遍认同元明时期是青花瓷的成熟期。无论从颜色、画艺、还是质量来看,元青花都是青花瓷中的上乘佳作。元青花云龙纹梅瓶故宫博物院藏元青花采用的青料叫苏泥麻青,是一种原产地在索玛拉的进口青料。用它绘制的青花瓷颜色鲜艳、亮丽,色性稳定,虽然颜色深浅之间会产生较大色差,但这种色差却让元青花更加生动和立体。遗憾的是,明中期开始,这种靑料在青花瓷中就消失无踪了。而在绘画上,元青花更可以说达到了青花绘画艺术的顶峰。其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且绘画题材众多,花卉、鱼藻、翎毛走兽、龙凤......元朝后期,受元曲和小说影响,元青花还有大批绘有人物、戏剧故事的作品问世。元青花人物故事玉壶春瓶湖南省博物馆但留存下来的人物题材的作品却极为罕见,因而更加珍贵。年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出了万英镑的高价,当时折合人民币2.3亿元,创下了那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拍卖记录。而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展出时,据传其保险金为5亿元人民币,乃是珍品中的珍品。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以价格衡量,可能有些小伙伴们会不屑一顾。那萃花这样说吧,财大气粗、无所不有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没有一件绘有人物的元青花,没!有!一!件!就凭这一点,就值得列为镇馆之宝好吗。当然,这个说法纯属开玩笑。不过元青花以少数民族的大气豪迈,改变了传统瓷器的含蓄内敛风格,让中国陶瓷更具装饰性这一点,可是真真的哦。参考资料:《青花瓷鉴藏全书》湖北省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zhia.com/lzjz/11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