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因为阴虚,而出现抽动症的小孩

抽动症这个题目,我以前写过,不过我最近发现,抽动症儿童真的挺多,尤其是进入春天以后,好像是个高发季。

这些孩子,基本都在6岁左右,抽动症并不限于眨眼,耸肩,还有肢体抽动。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病机当然是肝风内动。那啥是肝风,为啥为内动?

算了,不好解释,要打好多字,另外术语都很专业,你们也不爱看。

行吧。我试着通俗,你们看懂看不懂的,随意。

肝风内动证是以眩晕、抽搐、震颤、麻木等“动摇不定”的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引起的原因主要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四种。

这四种我就不一一展开了,这里着重讲一下阴虚动风,因为对于小儿抽动症来说,阴虚动风的病机最为常见。

阴虚,主要是指津液亏虚。当津液亏虚时就会生内热,筋脉失养,虚风内动,以手足震颤、抽动,以及虚热症状为主要表现。

那对于抽动症儿童来说,主要体现在多汗,睡眠不实,易惊易醒,饮食不多,胃部隐痛,头晕耳鸣,肩膀、胳膊和头部震颤抽动,个别也见嘴角抽动。

春天之所以发病机会增多,是因为天气变暖后,孩子的户外活动增加,出汗增多。另外春季也是肝木生发的季节,如果肝气不舒,就常见肝病。

我最近遇到的这个抽动症小孩儿,就是阴虚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多汗、肩膀抽动和耳鸣。另外就是睡眠不安,后半夜基本每5分钟就要翻身一次,早上睡醒起来累得连刷牙都得蹲着。。。。。那可不么,谁做半夜翻身运动能不累呢!

一摸脉,左脉深按下去基本都摸不着,可见阴虚的厉害。

对于这样的儿童抽动症,我一般都会推荐用阿胶鸡子黄汤,功效为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这个方子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方子,和耳熟能详同样有滋阴作用的生脉饮、麦门冬汤、六味地黄丸不好比。但是我把它推荐给几个小儿阴虚抽动症,效果都很好。

该方主治邪热久羁,阴血不足,虚风内动证。证见筋脉拘急,手足痉挛抽搐,或头晕目眩,舌红苔少,脉细数。

组方:生白芍6克,石决明9克,钩藤3克,生地9克,炙甘草2克,生牡蛎9克(先煎),络石藤6克,茯神9克,鸡子黄2枚,阿胶3克(烊化)。

先将前八味药煮好后,滤掉渣滓。再将阿胶和鸡子黄兑入,搅拌后服用。(此剂量为6岁儿童参考用量,具体使用时,请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加减)

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鸡子黄就是我们说的蛋黄,但是一定要用生的兑入,熟了效果就不好了。

我之前用这个方子治疗的小朋友,是朋友的孩子,她的主要症状为翻白眼、嘴角抽动和手指抽动。

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翻白眼照就不公布了,大家可以看一下她嘴角抽动和手指抽动的情况。

当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孩子的母亲很是担心。后来用了阿胶鸡子黄汤后,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前后总共用了14服药,这些抽动就全部消失了。之后孩子的妈妈又观察了大半年,至今再未复发。

小儿抽动症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否则后面会引起身体更大的抽搐,甚至影响到心神。

爹妈是孩子最好的医生,千万别错过孩子最佳治疗时间。希望这个思路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孩子,供各位家长备存参考。

新版的《医目了然》重新上架啦

感谢大家的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zhia.com/lzsz/9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