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考试季节,很多学子和家长就会为了考试操碎心,我曾听闻现在的学生为了考试可谓花样百出的设计了一些作弊的方法,比如把资料写在裙子底下的大腿上,又如放在钢笔桶里,又如把资料放在鞋袜里,又如把资料粘在胶布上面,又如把资料写在手心里......自上学以来,抄袭和作弊都是我所不齿的。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记忆呢?
中医对于记忆有很多论述,一般按照调补心肾、化痰通窍、补气养血和安神补脑来提升记忆力。
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益智仁、酸枣仁、柏子仁、人参、五味子、灵芝、川芎、葛根、石菖蒲、刺五加、熟地黄、制黄精、补骨脂、山茱萸、怀山药、云茯苓、茯神木、核桃仁、制首乌、夜交藤、炙远志、合欢皮、灵磁石、鸡血藤、积雪草、龙眼肉、辰朱砂、姜黄、蝉蜕、红景天、夏枯草、绞股蓝、黄芪、党参、当归、三七参、枸杞子、桑葚子、银杏叶、西洋参、太子参、九节菖蒲、缬草、莲子、菊花、红枣、天麻、丹参、红花、沙苑子、防己、海风藤、毛冬青、救必应、麻黄、白芷、龙胆草、香加皮、龙骨、龙齿、牡蛎、琥珀、合欢花、赤白芍、知母、薄荷、黄芩、辛夷花、鹿角霜、鹿角胶、龟甲胶、细辛、肉苁蓉、锁阳、紫河车、鸡子黄等
常用的处方有:
(Ⅰ)西洋参60克(亦可用太子参代之),朱砂15克,琥珀15克,薄荷10克,白蔻仁10克,蝉蜕10克,研极细末,混合均匀,分成20份,早晚温开水送服一份。病重者午餐后加服一次,用灯心草10克煎水送服。
(Ⅱ)积雪草15克,灵芝10克(褐灵芝),益智仁10克,龙眼肉10克,生晒参1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Ⅲ)酸枣仁30克,制远志12克,柏子仁15克,龙眼肉20克,西洋参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Ⅳ)龙齿9克,石菖蒲6克,开水冲泡作茶频服。
(Ⅴ)熟地黄12克,天冬12克,远志15克,酸枣仁(炒)12克,九节菖蒲15克,水煎煮,一周一次。
(Ⅵ)鹿角粉6克(冲服),益智仁6克,熟地黄20克,砂仁4.5克(捣碎、后下),生龙骨30克,醋龟板15克,丹参15克,石菖蒲9克,枸杞子9克,制远志3克,水煎煮,日一剂,早晚温服。
针灸对于提升智力有明显作用,选穴常用神门、内关、通里、百会、四神聪、风池、风府、悬钟、命门、肾俞、膈俞、太阳、大椎、本神、足三里、关元、气海、神阙等。如果畏惧针灸,也可以穴位点按,促进大脑血供,增强记忆力。
食疗可选用(Ⅰ)天麻10克,大头鱼鱼头1枚(破开,清洗干净,去除污血和鱼鳞)、豆腐4块,炖服,一周1—2次。
(Ⅱ)松子鲑鱼:作料—鲑鱼、松仁、玉米、青豆、番茄沙司、白糖、盐。首先把桂鱼从尾部顺着骨头往上劈。把鱼肉和鱼骨分离。两面都劈到颈部。然后把中间那跟骨头砍掉不要了。接着把鱼肉身上的小刺再去掉;去骨后桂鱼只剩头和两大片肉了。把半边肉平放在砧板上斜着改刀,只能切到鱼皮的位置然后再转过来切。正好是个叉叉的样子。大家见过猪腰吧?就是那种改刀方法,要是不会的话就把鱼大片一点劈一下也行。但不要劈的太深。以免油炸的时候把鱼身炸破了;接着把料酒。盐。味精。生姜。葱放到里面淹一个小时。然后用干芡粉把整条鱼都沾上。特别是鱼肉的空隙一定要把它沾上。放油锅里炸;油温大概在7_8层的样子,也就是油上有些冒黑烟了。油温高呢可以使鱼的表面结一层壳。这样不会把鱼肉里面炸老。而且表面很脆。最好是准备两只锅;另一只锅在同时可以烧汁。倒油。倒入番茄酱。一条鱼大概要放半瓶。放入白糖。放少量盐。不要放味精不然很难吃。然后放少量水进去。接着放玉米青豆。松仁。然后勾芡。最后再加点白醋。把鱼拉出来浇到上面去就好了。
(Ⅲ)核桃仁猪脑汤:猪脑克,核桃仁40克,火麻油1勺,盐适量,红枣4颗。.猪脑和骨髓切小块小段,核桃仁洗净;.姜两片,红枣四个洗净;把材料都放下炖锅里,加一勺亦舒堂火麻油,就可以开火炖了;.熬1个小时后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学习是一个劳逸结合的事情,不可以一门心思的读死书,死读书既疲劳又不能灵活运用,就更不利于记忆。适当做一些体力活动(运动),动静结合更有利于把书本知识记住。
另外就是要记住,不可以投机取巧或者一心只想着抄袭或作弊,懈怠自己的智力开发,不可能人人都是神童,但是相信只要努力进取,苍天定不负有心人的!
20.患者,男,45岁。咳嗽,咯吐痰涎,色白清稀,鼻塞流涕,宜首选的药物是()
A.归肺经B.归心经C.归肝经D.归膀胱经E.归脾经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解表药是指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本类药物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可发汗解表,部分药兼有利尿退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的作用。本类药物主要用于外感表证,部分药物还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证而兼有表证者。故本题答案选A
21.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化生精气B.贮藏精气C.满而不能实D.藏而不泻
E.受盛传化水谷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六腑的生理特性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素问·五脏别论》)。每一腑都必须适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六腑通畅,功能协调,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说。突出强调“通”、“降”二字,若通和降的太过与不及,均属于病态。故本题答案选E
22.医务人员“有作为”的实施安乐死,称为()
A.被动安乐B.主动安乐死C.自愿安乐死D.非自愿安乐死
E.自杀安乐死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实施手段的“作为”与“不作为”,可将安乐死分为:主动(积极)安乐死和被动(消极)安乐死。故答案选B。
23.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基础是()
A.心主血脉B.心主神明C.心开窍于舌D.心其华在面E.心为生之本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是指心主神明作用的具体体现,心所主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他们不仅是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反作用。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心主血是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故本题答案选B
24.辛温解表药大多归经是()
A.心,肺B.肺,膀胱C.肺,肝D.脾,胃E.肺,脾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辛温解表药性味多为辛温,辛能发散,温能祛寒,故以发散风寒为其主要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之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表实证。但这些是它们的共性,临床时要根据证情择其个性之长而选之。如部分药物对具有风寒表实证的咳嗽、喘息、水肿、疮疡以及风湿痹痛等亦有明显作用。故本题答案选B
25.根据WHO的分类方法,智商为65分的儿童属于()
A.智力正常
B.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C.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D.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E.无法判断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WHO的分类方法,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表现为:智商在50~70,故答案选择B
26.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在收到医学会要求提交相关资料通知后,应提交相关资料的时间为()
A.5日内
B.7日内
C.10日内
D.15日内
E.30日内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选项C符合题目要求,所以选C。
27.发热恶热,口渴喜饮,汗多,小便短黄,舌绛苔黄,脉洪数,其证候是()
A.风淫证
B.燥淫证
C.火热证
D.暑淫证
E.湿淫证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火热证指外感火热邪毒,阳热内盛,以发热、口渴、胸腹灼热、面红、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或洪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为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饮,汗多,大便秘结,小便短黄,面色赤,舌红或绛,苔黄干燥或灰黑,脉数有力(洪数、滑数、弦数等)。甚者或见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吐血、衄血,痈肿疮疡。故本题答案选C
28.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故本题答案选D
29.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府的是()
A.肝
B.胆
C.脑
D.髓
E.女子胞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胆位于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胆呈囊形,附与肝之短叶间,与肝相连。肝和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主要功能为贮存和排泄胆汁,并参与饮食物的消化。故本题答案选B
30.在五行属火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位于胸中,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故称为阳脏,又称“火脏”。故本题答案选B
31.临床诊疗的最优化原则不包括()
A.痛苦最小
B.技术最新
C.耗费最少
D.效果最好
E.安全度最高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临床诊疗的最优化原则包括疗效最佳;安全无害;痛苦最小;耗费最少。不包括选项B,所以答案选B。
32.下列不属得神表现的是()
A.目光精彩
B.神志清楚
C.颧赤如妆
D.面色荣润
E.呼吸调匀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得神的表现是: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选项C不包括在内,故本题答案选C
33.由于情志抑郁不舒而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音称为()
A.嗳气
B.呃逆
C.太息
D.短气
E.呵欠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太息又称叹息,指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不自觉地发出太息声,太息之后自觉宽舒者,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之象。故本题答案选C
34.心理健康促进原则不包括()
A.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B.道德规范,知法懂法
C.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D.结交知已,与人为善
E.有充分安全感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理健康促进原则包括1.认识自己,悦纳自己;2.面对现实,适应环境;3.结交知已,与人为善;4.挫折磨砺,积极进取。选项B不包含在内,故答案选B
35.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或丧失,这种配伍关系是()
A.相反
B.相畏
C.相杀
D.相恶
E.相使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故本题答案选D
36.决定病证虚实变化的主要病机是()
A.脏腑功能的盛衰
B.阴精阳气的盛衰
C.气血的盛衰
D.正邪的盛衰
E.邪气的有无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邪正盛衰病机,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这种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也影响着病证的虚实变化。故本题答案选D
37.手足三阴经交接于()
A.手部
B.足部
C.头部
D.腹部内脏
E.胸部内脏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
38.实施脑死亡的动机和直接目的是()
A.开展器官移植
B.节约卫生资源
C.减轻脑死亡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D.减轻脑死亡者家属的心理负担
E.维护脑死亡者的尊严和更科学的确定死亡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执行脑死亡标准的动机和直接目的为①更科学地判定人的死亡②维护了死者的尊严。所以答案选E。
39.身大热,大汗出,大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洪,其证候是()
A.太阳中风证
B.阳明经证
C.阳明腑证
D.少阴热化证
E.厥阴病证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肠中尚无燥屎内结,以高热、汗出、口渴、脉洪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故本题答案选B
40.构建了较完整的美德论体系的西方古代哲学家是()
A.柏拉图
B.希波克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胡佛兰德
E.康德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构建了较完整的美德论体系的西方古代哲学家。故正确答案为C
41.道德的教育功能不可能()
A.造成社会舆论
B.培养人的道德意识
C.树立道德典型
D.替代道德修养
E.提高人的道德境界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道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通过舆论、习惯、良心等教育人们,培养人们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故答案选D
42.下列关于医学道规范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A.它受医学道德原则的指导
B.它是医务人员行为的准则或具体标准
C.它强调医务人员应履行的义务为内容
D.它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形式出现
E.它发挥着把医德实践变成医德理想的中间环节作用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医学道德规范是指在医学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协调医务人员人际关系及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或具体标准。在医护实践中,它强调医务人员在医疗、预防、科研等领域中的义务,并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形式出现,发挥着把医德理想变成医德实践的中间环节作用。故答案选E
43.“孤府”指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三焦
E.膀胱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唯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故本题答案选D
44.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五脏阴阳属性,若以上下来分,则心肺在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脏,肺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在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脾亦为阴中之阴脏(又称“至阴”)。脾属太阴,太阴为三阴之始,故脾为至阴。故本题答案选B
45.虚证的概念是()
A.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
B.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理变化
C.邪气亢盛,正气日衰的病理变化
D.正虚邪恋的病理状态
E.邪正相持的病理状态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即所谓“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故本题答案选A
46.“中精之府”指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胆内贮藏的胆汁,是一种精纯、清净、味苦而呈黄绿色的精汁。所以胆有“中精之腑”(《灵枢·本脏》),“清净之腑”(《千金要方》),“中清之腑”(《难经·三十五难》)之名。故本题答案选A
47.邪气亢盛,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的病机是()
A.真实假虚
B.由实转虚
C.实中夹虚
D.真虚假实
E.因虚致实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真实假虚:古称“大实有羸状”,是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临床表现出某些类似虚羸的假象。此多由热结肠胃,痰食壅滞,湿热内蕴,或大积大聚等实邪结聚于内,致使经脉阻滞,气血不能畅达于外所致。如热邪结聚于肠道的里热炽盛证,一方面可见到腹胀满硬、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潮热、谵语等实性症状;同时又有因阳气被郁滞,不能布达肌表的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等类似虚寒的假象。故本题答案选A
48.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体现于()
A.吸入清气
B.呼出浊气
C.生成宗气
D.调节气机
E.辅心行血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体现于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的呼吸均匀通畅,节律一致,和缓有度,则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通畅协调。故本题答案选D
49.下列关于记述伦理学的提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行为的善恶
B.制定善恶的标准
C.制定行为的规范
D.研究伦理学的性质
E.对道德现象进行经验性描述和再现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描述伦理学是对道德现象的研究既不涉及行为的善恶及其标准,也不谋求制定行为的准则或规范,只是依据其特有的学科立场和方法对道德现象进行经验性描述和再现,又称记述伦理学。故选项E为正确答案。
50.属于配伍禁忌的是()
A.人参与藜芦
B.人参与海藻
C.人参与大戟
D.人参与甘遂
E.人参与五倍子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故本题答案选A
51.构建了较完整的美德论体系的西方古代哲学家是()
A.柏拉图
B.希波克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胡佛兰德
E.康德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构建了较完整的美德论体系的西方古代哲学家。故正确答案为C
52.年提出医学模式转变的学者是()
A.马斯洛
B.冯特
C.华生
D.恩格尔
E.罗杰斯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美国学者恩格尔于年提出了生物医学模式应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故答案选D
53.精的本始含义是指()
A.脏腑之精
B.基本物质
C.生殖之精
D.水谷之精
E.血液津液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精的本始含义,是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二八……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此称为狭义之精,是中医学精概念产生的始基。故本题答案选C
54.在五行属火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位于胸中,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故称为阳脏,又称“火脏”。故本题答案选B
55.下列用药方法错误的是()
A.旋覆花包煎
B.生大黄后下
C.鹤草芽入煎服
D.阿胶烊化兑服
E.附子先煎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鹤草芽用法用量:研粉,晨起空腹顿服,30~45g;小儿0.7~0.8g/k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本品有效成分不溶于水,不宜入煎剂;故本题答案选C
56.根据WHO的分类方法,智商为65分的儿童属于()
A.智力正常
B.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C.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D.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E.无法判断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WHO的分类方法,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表现为:智商在50~70,故答案选择B
57.属于五行之“火”的五音是()
A.宫音
B.角音
C.商音
D.徵音
E.羽音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我国传统医学有着“五音五行”的说法。《黄帝内经》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又载“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为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羽为水音通于肾。”故本题答案选D
58.属于既病防变的是()
A.调摄精神
B.锻炼身体
C.起居有节
D.药物预防
E.早期诊治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后,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加重。早期诊治是既病防变的措施之一。调摄精神,锻炼身体,起居有节,药物预防属于未病先防的范畴。故本题答案选E
59.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或丧失,这种配伍关系是()
A.相反
B.相畏
C.相杀
D.相恶
E.相使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故本题答案选D
60.《传染病防治法》中没有规定其法律责任的部门或机构是()
A.卫生行政部门
B.国境卫生检疫部门
C.社会劳动保障部门
D.铁路、交通管理部门
E.动物防疫机构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其他行政部门、采供血机构、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动物防疫机构、铁路交通民用航空经营单位、生物实验机构、贩卖野生动物、建设单位及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重点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的法律责任。选项C没在规定中,所以选C。
6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A.医疗机构
B.妇幼保健机构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D.医学科研教学机构
E.美容美发服务机构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学科研、教学、尸体检查和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废物的管理,依照本条例执行。选项E符合题目要求,所以选E。
62.下列各项,不属于“十八反”的药物是()
A.甘草反甘遂
B.乌头反贝母
C.藜芦反半夏
D.甘草反大戟
E.乌头反瓜蒌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故本题答案选C
63.发热恶热,口渴喜饮,汗多,小便短黄,舌绛苔黄,脉洪数,其证候是()
A.风淫证
B.燥淫证
C.火热证
D.暑淫证
E.湿淫证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火热证指外感火热邪毒,阳热内盛,以发热、口渴、胸腹灼热、面红、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或洪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为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饮,汗多,大便秘结,小便短黄,面色赤,舌红或绛,苔黄干燥或灰黑,脉数有力(洪数、滑数、弦数等)。甚者或见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吐血、衄血,痈肿疮疡。故本题答案选C
64.医疗机构对精神药品处方保管至少()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E.五年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第十四条规定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2年。所以选B。
65.新起恶寒,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舌苔白,脉浮紧,其证候是()
A.风淫证
B.暑淫证
C.寒淫证
D.湿淫证
E.燥淫证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寒淫证指寒邪侵袭机体,阳气被遏,以恶寒甚、无汗、头身或胸腹疼痛、苔白、脉弦紧等为主要表现的实寒证候。其临床表现为恶寒重,或伴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或流清涕,脉浮紧。或见咳嗽、哮喘、咯稀白痰;或为脘腹疼痛、肠鸣腹泻、呕吐;或为肢体厥冷、局部拘急冷痛等。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白甚或青,舌苔白,脉弦紧或脉伏。故本题答案选C
66.决定道德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经济基础
C.法律规范
D.文化习俗
E.社会舆论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它是由经济基础来决定的,是依据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维持的,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故答案选B
67.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联系的是()
A.经别
B.经筋
C.别络
D.皮部
E.奇经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它有三个方面的生理功能: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2、别络对其它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3、灌注气血濡养全身。故本题答案选A
68.患者,男,45岁。咳嗽,咯吐痰涎,色白清稀,鼻塞流涕,宜首选的药物是()
A.归肺经
B.归心经
C.归肝经
D.归膀胱经
E.归脾经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解表药是指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本类药物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可发汗解表,部分药兼有利尿退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的作用。本类药物主要用于外感表证,部分药物还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证而兼有表证者。故本题答案选A
69.关于心理卫生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有着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