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位于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通化市自然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近年来,通化市逐步加大围绕长白山特色产业核心区建设,重点抓好人参、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产业布局,不但助力了贫困人口脱贫,还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通化市通化县果松镇东明村四面环山,风景优美,大山既给这里的村民带来了丰富的物产、优美的自然环境,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东明村的发展进程,背上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要想脱贫就得有产业,驻村第一书记李长胜和村两委决定发展地栽木耳,但从外面引进木耳菌棒,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为此,李长胜和大伙决定建立食用菌加工场,借助东明村位于山区的先天优势,降低生产成本,迈出脱贫攻坚的第一步。
李长胜:我当时考虑到什么,大家伙村干部在一起研究,就是说自己做的话也不是说特别难的事,年年底我们就开始自己做,自己做一个菌棒的本钱,一块一二那样,这样的话,你往外卖的话两块钱一棒,咱这里利润就有了,但是就是自己下地成本也低。
有了自己的菌厂,东明村的地栽木耳、吊袋木耳发展的红红火火,年产木耳可达1万多斤。好质量、好品质自然也吸引了外地客商青睐的目光,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摘帽后的东明村并不满足于发展单一的特产品种,他们将目光瞄准了灵芝种植与生产加工。依托东明村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环境,绿色过硬的农业技术,硬是让灵芝在东明村的大棚里安了家,多段灵芝年产孢子粉可达多斤。
李长胜:我们这个木耳产量也特别好,前两年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现在木耳,它的市场价能达到50块钱一斤,保质保量,我们村种植这个灵芝它的生长周期要求特别高,主要是它的光照、温湿度、还有通风,只有达到了它的生长标准,才能产出最好的灵芝孢子粉。
菌厂的生产红红火火也为附近农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61岁的村民于会有农闲时就在菌厂打工,对于村里的变化他看在眼里,乐在心上,他觉得种木耳、种灵芝可比种玉米强多了,经济附加值高不说,还不愁卖,自己还能在家门口找到活干,让东明村的大伙觉得这日子更有奔头了。
于会有:村里的书记跟着领着干,一天来块钱,不用出去找活了,给老百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咱们老百姓岁数大的,出去打不了工的,在厂子书记领着干点活。承包地大家伙还挣着承包钱,打着工。苞米还得拿回家,还得扒,收费劲,这卖了就完事了,这个弄明白了,自己也想干点也行。
目前,东明村的秋耳即将迎来丰收,灵芝也正在进行孢子的采收。第一书记李长胜每天都会泡在基地里,和村民们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而与通化县相隔不远的通化市二道江区如今也已经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两山夹一沟、毗邻大罗圈河的二道江区铁厂镇三道沟村自然生态优美,但土地贫瘠,人均耕地少,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三道沟村驻村书记王伟告诉记者,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三道沟村就要有清晰的脱贫思路。
王伟:目前特别有前景的是我们村的暴马花酒,现在我们村有7户做这个暴马花酒,做这种小作坊,现在目前来看市场反应特别好,需求量也很大,我们想下一步把这个暴马花酒作为我们村的主打项目。
要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就要因地制宜,抓住优势,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还要开展以绿色山野菜为主的特色产业种植项目。王伟说,从考察调研,到试种示范,三道沟村不一味追求脱贫速度,除了以暴马花酒,在选择山野菜的品种上,他们还选择了整体效益和长期收益较好的刺五加进行先期试种。
王伟:刺五加它是药食同源的这样一个植物,那么我们就在刺五加整个经济作用分析中呢,我们可以先采它的茎,我们作为食品出售,目前这个价格是十元钱一斤,这片基地我们已经卖了斤了,冬天它出了这个籽以后我们还能做果汁,你像这一种植物,它有好几种的经济价值,农民要是种植以后呢,投资低风险小,那么这一亩地初步估算至少能收入在七千到一万元左右。
发展山区特色产业,依托近郊区位优势,这让村民像谭利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谭利:现在都是向着绿色方面发展,谁都想喝点纯粮酒,吃点山野菜什么的,咱村里在这方面发展的也不错。酒香飘万里吗,不怕你酒好,不怕你道有多远,只要你有这个名,能传出去,都知道你有好酒,就都上你这来买,我认为这个还是有潜力的。
培育特色高效主导产业,推进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通化市正在利用自然资源和天然禀赋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加快形成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市场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的“特产之乡”。截止目前,全市共新建示范基地13个,特色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年通化市还将计划完成棚膜蔬菜、食用菌产业、特产之乡、国家标准园、林蛙产业等园艺特产扶持项目,园艺特产业计划实现产值亿元,增长10%。
记者:晁向荣、通化台关莹
统稿编辑:李鑫
责任编辑:舒晶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