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大别山灵芝走出特色扶贫路

“我这一个棚的灵芝一年差不多有元毛收入,另外在这里打工一年也有个5万元收入吧。这样算下来,一年下来差不多有个五六万元收入。”沙河乡街道村屈湾组村民姚弟友说。

姚弟友家有三口人,本来是当地的小康之家,前些年妻子因为生病花了十几万的医药费,欠下了十多万元的账,成了村里的贫困户。这两年为了照顾妻子,姚弟友不能再外出打工。在村干部的介绍下,姚弟友来到力源食用菌合作社打起了零工。因为干活踏实负责任,合作社给他开出了每天元的最高工资。时间长了,姚弟友也跟着合作社的老师学会了种植灵芝的技术。今年年初,姚弟友承包了合作社的一个大棚种植灵芝。

“现在灵芝的效益不错,有合作社帮忙,灵芝也不愁销路。这样再过一年,家里的欠债不但能还上,脱贫也应该没有问题。”对于一年后脱贫,姚弟友很有信心。

沙河乡是全国著名的灵芝种植交易集散地,一直以来,沙河乡农民就以种植加工灵芝为业。由于种植销售零散化,产业无法形成规模,很多农户仍处在贫困线下。

为了将灵芝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种植贫困户脱贫致富,近年来在沙河乡政府的支持下,依托金寨县力源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从事技术服务和运营管理,建起了总投资余万元灵芝产业扶贫基地,带动户贫困户通过认领灵芝种植大棚、从事灵芝种植实现增收,确保每户贫困户每年纯利润1万元以上。

“十年前,我种了不到10亩地的灵芝,害怕生虫给灵芝打农药,导致孢子粉质量和价格低,由于没有固定的销路,一亩产灵芝孢子粉也就多斤,卖价很低,有时候甚至做亏本买卖。”李文海是安徽力源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年起在沙河乡街道村试种植灵芝,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的灵芝种植户。说起种植灵芝的创业过程,李文海很是感慨:“沙河乡虽说是全国最大的灵芝种植集散地,但多农户各种各的,遇上市场好的年景收入还行,市场差了就自然卖不上价了,农户们为此很是‘上火’。”

年,李文海带头成立合作社,第二年又和安徽省康美来大别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成“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共同投资合建”机制。现在,力源合作社已经有近千亩的灵芝种植面积,年产值达到多万元,带动周边近千户农户脱贫致富。

沙河乡自然环境适合生长灵芝,~米海拔位置,昼夜温差大,所产灵芝的有效成分高。为了将当地灵芝打造成更完美产品,安徽省康美来大别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源头上做起了“文章”。

康美来公司与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20多名专家合作,投入巨资建设安徽省中草药保健食品工程技术中心,进行产学研结合,实现自主科技创新。一方面,改进种植方法,从茅草小棚改成了钢构大棚,避免带进灰尘泥土,导致孢子粉中杂质增高;采摘孢子粉的方法改进了三次,从地膜采集、纸板套筒采集再到无纺布采集,无纺布透气性好,孢子粉不会霉变且颗粒饱满,灵芝不会出现畸形。另一方面,更换栽培材料,灵芝种植户早年栽培使用棉籽、秸秆、锯末、玉米芯等材料,种出来的灵芝有效成分含量低。公司要求仿野生栽植,统一使用椴木枝丫材种植灵芝,孢子粉的饱满程度、有效成分大大提高。经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检测,康美来灵芝孢子粉所含主要成分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8.04‰,而之前当地传统种植的灵芝只有4‰。

现如今,沙河乡推出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力破科技壁垒,不仅提升了灵芝产品质量和收购价格,还让当地农民从中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科技扶贫、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记者:牛震、汪洋)

来源:年第13期《农村工作通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zhia.com/lzjz/6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