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灵芝与精神系统疾病失眠、精神衰弱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精神倦怠、对内外刺激的敏感、易烦多优、多梦等症状,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精神分裂症等一系列严重疾病;长期失眠还会加速人体衰老,缩短寿命。本草纲目记载:灵芝具有“安心魄、定惊、曾智慧的功效”,对于精神衰弱失眠的病人,单用灵芝,大多数病人都有效.医院的精神疾病研究、临床单位,他们曾经观察了一百例服用灵芝治疗严重的神经衰弱失眠或者是治疗精神衰弱综合症的病人,观察期2个月,最后报告有效率是92%。经过深入的研究表明,神经衰弱、失眠的根源在于内分泌的失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更年期妇女容易烦躁、失眠),进而导致大脑皮层亢奋,引起上述症状。灵芝治疗失眠,从根源入手,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平衡失调给予纠正,最终才使睡眠得以真正的改善。与安眠剂不同,灵芝是从根本上纠正失眠的病因,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治愈后即可停药,没有任何副作用,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野生灵芝与呼吸系统疾病早在多年前的汉代,医学家就发现了灵芝对痨病、百日咳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古代医书记载紫芝具有“治虚劳短气,胸肋痨伤,久咳不愈诸症”,对咳、喘、痰3中症状均有效果,一般在服药后2周左右感觉胸部舒畅、嗑喘减轻。福建省医科大学慢性支气管炎防治协作组研究报导:大白鼠用木屑、烟丝连续熏6周,使大白鼠产生典型的慢性气管炎,然后分成2组,1组用复方灵芝液,另1组用生理盐水饲喂,连续喂4周。实验结果:服用复方灵芝液的大白鼠的气管上皮、尤其是纤维柱状上皮的再生较快而完全,坏细胞再生也较对照组好,气管软管变性恢复也较快,多数在给药第一周开始恢复,第2周已完全恢复,而对照组则到第4周才恢复.动物实验表明:灵芝具有抑制气管上皮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及对抗组织胶和慢性反应物质引起的气管收缩;能对抗组织胺所致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还可促进实验性支气管粘膜细胞再生、修复,对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均有显著的疗效。安徽芜湖、医院应用灵芝治疗哮喘及支气管炎数百例,总有效率在95%以上,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更佳,用药后SIgA上升,气管炎复发概率明显降低。
除灵芝外,云芝功能健脾利湿,消热解毒的功效,对于肺热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与灵芝配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效果更佳。野生灵芝与心脑血管疾病灵芝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脂症的疗效(一)、有效缓解或减轻心绞痛症状。本草纲目记载,灵芝具有“安心魄”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灵芝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缓解心绞痛。(二)、改善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灵芝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同时还可减缓心肌收缩、降低心率和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外周阻力下降,使血压降低从而减轻心脏的工作负担。(三)、有效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底密度脂蛋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四)、降低全血浓度和血浆浓度,抑制胶原酶诱发的血小板凝聚反应,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时的血液流变学障碍。(五)、灵芝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抑制低密度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浓度高了以后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栓.形成泡沫样细胞,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六)、改善患者的食欲、睡眠、体力,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率。其主要原理是扩张冠脉的侧支,增强缺血区心肌的供血和供氧量,抑制胆固醇的合成等。其主要功效成分包括三萜类、核苷类和生物碱类物质。野生灵芝与肿瘤灵芝的含义在广义上包括灵芝科真菌及其中的任何一个种,其中资料表明有抗肿瘤特性的有:灵芝别名赤芝、红芝,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以南。松衫灵芝,别名松衫树芝,铁杉灵芝,分布在我国的寒温带。树舌灵芝,别名树舌、平盖灵芝,还有皱盖假芝、无柄灵芝、热带灵芝、紫芝、薄盖灵芝、薄树芝等.灵芝抑制肿瘤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杀死肿瘤细胞。2、靶向性追杀游离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扩散和转移。3、提升人体免疫,提升人体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的自然杀伤能力,使人体免役系统能够自主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灵芝抗肿瘤物质的主要化学成份(1)天然有机锗:野生灵芝子实体含有高单位天然有机锗,是人参的4—6倍,即—ppm。文献报导有机锗对肝癌、肺癌、胃癌等血管丰富部位的癌症有治疗作用.我国对有机锗进行了抗肿瘤的动物试验研究,指出能明显抑制小鼠的Lewis肺癌,对S—的抑瘤率达51.5%(中国广州军区报导有机锗临床验证)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波特教授指出:有机锗能迅速改变癌细胞膜外的生理电位,破化癌细胞生长环境,使癌细胞尽快调亡。台湾药理学家李旭升教授研究表明:有机锗是一种诱发剂,它可诱发启动NK细胞,抑制癌细胞增殖,最终杀死癌细胞。(2)灵芝多糖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化学基础主要是灵芝多糖,灵芝的活性全面、强烈.从灵芝的子实体中,分离出的抗癌β—D—葡聚糖,可刺激小鼠腹腔MΦ诱导其分泌II—2干扰素,口服或腹腔注射灵芝多糖制剂可增强T淋巴细胞对IgG抗体应答的记忆功能,启动T细胞活性,从树舌子实体中分离出G—F和G—Z2个多糖成份对抑制肉瘤S的生长抑制率为95.3%和54.70%。给荷肉瘤SI80小鼠每日皮下注射树舌多糖20mg∕kg可使小鼠体内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脾细胞产生r—IFN,并使IL—2干扰素能力明显增强,小鼠带瘤数量降低,瘤量减轻,显示明显抑瘤作用。(3)芝酸:神奇的抗癌物质灵芝中具有直接使癌细胞调亡的药理成分还有灵芝酸--一种人工无法合成的酸性物质。灵芝酸实际上是一种三萜类物质,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能启动体内多种抗肿瘤因子(CAD、NK)破坏癌细胞拓扑异构酶的活性,从而使癌细胞迅速调亡。日本药理学家河井洋教授认为,只有灵芝酸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才有抗癌作用,衡量灵芝抗癌是否有效,关键看灵芝酸的有效浓度。野生灵芝对放、化疗的增效解毒作用1灵芝二期灵床实验证实。针对抗癌药物引起毒副反映的作用机制,应用相应的肿瘤化疗保护剂—灵芝。可以选择性的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并不产生毒性反映。(1)灵芝对化疗引起皮肤毒副反映的防治研究:化疗引起最常见的皮肤毒副反应是皮疹、色素沉着、脱发、雷诺氏症等。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细胞内毒素)直接用于增殖较快的毛囊和上皮细胞。产生细胞毒性反应所致,也可由于免疫调变或过敏反应引起。灵芝所含多糖、多肽、灵芝酸、多种氨基酸均对毛囊和上皮细胞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及促进合成代谢作用,灵芝多糖有抗组织胺作用。(2)灵芝对化疗引起心脏毒性反应的防治研究:很多常用的化疗药均可引起心脏毒性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是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冠脉痉挛、心脏缺血、心衰等。灵芝中提取物灵芝生物碱甲、乙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并对急性心脏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动物实验使用灵芝乙醇提取液(3g/kg)注入兔腹腔,使兔心有明显的强心作用,给药后心收缩力分别增加41.1%和42.7%,对心律无影响。(3)灵芝对化疗引起肺毒副反应的防治研究:化疗引起的肺毒性反应率,同药物剂量、种类、给药方法等不同,肺毒性程不一,严重者可致死。灵芝对化疗药物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可控制化疗药物引起的肺毒性,临床应用对照观察有显著的镇咳、祛痰、止喘疗效,通过“滋补强身,扶正固本”作用,促进疾病恢复而产生临床疗效。(4)灵芝对化疗引起肝脏毒副反应的防治研究:化疗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易直接或间接引起肝脏毒性,造成肝细胞功能障碍,药物性肝炎、慢性肝纤维化。试验中,连续给肝硬化小鼠灌服灵芝(试验剂量)10日,能明显减轻肝脏损害,降低血清SGPT、ALT,实验证实主要是灵芝实体提取的三萜化合物对四氯化碳诱发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后期实验中证实灵芝之所含三萜化合物除可减轻化学性肝损伤外,尚可减轻免疫性肝损伤,它是灵芝保肝作用的重要有效成分。(5)灵芝对化疗引起骨髓毒副反应的防治: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发生细胞毒副作用时,对全身的正常组织细胞,特别是增殖旺盛的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所以对骨髓造血细胞及血红细胞最为显著,产生骨髓抑制及严重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因此在恶性肿瘤治疗中保护骨髓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各种治疗手段的衡量准则。野生灵芝对放、化疗的增效解毒作用2肿瘤化疗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恶性肿瘤可被化疗根治,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抗***的巨大毒副反应,严重困扰着抗肿瘤治疗,成为临床各科医师面临的现实难题。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化疗保护剂;认为任何抗肿瘤治疗,如果以致残或严重损害生存质量为代价,即使肿瘤获得治愈,仍然不能说是成功的。所以必须从肿瘤缓解(CR、PR)和生存质量改善两方面做出综合评价。灵芝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化疗保护剂(chemo-proteetantagent)条例,可使化疗疗效有不同程度改变,包括对化疗药物的增效作用,结合用药计划疗程完成率为90%,明显高于单纯化疗(50%),结合用药化疗毒副反应明显减少或缓解。一、灵芝协同放射治疗的增效作用:美国匹斯堡大学生物药研究室合作试验:用灵芝精粉溶液(灵芝精粉提取的最后工序是水提取再结晶)做三组对比试验。第一组,肿瘤细胞只接受Co60放射作用,放射后发现肿瘤细胞总有剩余,过一个周期后,剩余的肿瘤细胞迅速分裂,扩张,在进行同等计量的放射,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明显不如以前,大量的肿瘤细胞剩余。第二组,在Co60放射后的第二轮中加入灵芝精粉溶液,放射作用大大好于第一组,经过同计量放射后,肿瘤细胞基本上彻底消失。第三组试验则在Co60放射的同时加入灵芝精粉溶液,肿瘤细胞在同时计量放射后就失去活性而没有能力反复生长。灵芝药理研究证实,能阻止G1期细胞转入S期,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使放射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提高一倍。灵芝在二期临床试验统计汇总结果中证明了这一放疗增效作用,放疗期同时服用灵芝疗效好,治疗期同对照组对比明显缩短。复发者再次放射治疗,自愿服用灵芝同对照组对比疗效?明显提高。野生灵芝与肝病肝炎是病毒侵入肝脏引发的炎症。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势反复性强,危害性较大的特点,若不进行有效及时的治疗,极易转变为肝硬变及肝癌。中国使用灵芝治疗肝病已有悠久的历史。一、灵芝具广效性:灵芝自古贵为上药之冠,千百年来人体实际经验证其能使人体“自疗功能”维持在最佳状态,能够启动人体免疫系统,有效清除各种肝炎病毒。其养生保健范围之广,功效之卓著,几无出其右者,克服了抗炎药物只能针对一种类型病毒的弊端。中国数千年的临床经验有其法则,即急症治其标,缓症治其本,不急不缓者,标本皆治,灵芝通过建立人体自身免疫屏障来消灭肝炎病毒,正是中医治本理论的体现。二、灵芝具有解毒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灵芝的酒精萃取物,能减轻小白鼠受四氯化碳引发的化学性肝损伤,无论是预先给药或是形成肝脏发炎受损后再给药,其伤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降低血清中GPT值,同时减少肝小叶炎症细胞浸润,促进肝细胞再生。人体自我解毒功能,主要仰赖肝脏功能的正常。而经现代科学研究显示,灵芝在维护肝功能方面,可降血清GPT、GOT、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肝组织中三酸甘油酯含量、促进肝脏蛋白合成,抑制病毒的复制与增生,降低总胆红素、改善肝组织纤维化,恢复SOD活性等。三、灵芝无论在中国医学或西方科学的学术领域中都已有相当完整的理论基础。中国医学通过八纲辨证,最终治则是以固本培元,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而灵芝性平无毒,功入五脏,在固本培元之同时,扶正祛邪于同步;且扶正而不助火,祛邪而不伤正。真正起作用的,是属于人体内的“自疗功能(即免疫能力)”,疾病的病征,是自疗功能努力驱逐病害、恢复健康的过程和信息,医生应该重视“自疗功能”,如果为了治疗病证而损伤“自疗功能”,只有把轻病变成重病,重病提早死亡。自然疗法是通过各类自然的理、法、方、药、食,提升自疗功能,祛除病因。野生灵芝治肝病临床统计在年,我国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因乙肝病毒的高度传染性,消灭乙肝病毒成了全国性的政治任务。为找到最好的治疗乙肝**,我国曾动用数十万医务工作者,从上万种中药组方和上千种植物及各种化学药物中进行过各种试验,而这种试验所动员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今天看来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经过多年试验,科学家们发现了治疗乙肝转阴率较好的药用植物—平盖灵芝,将其制成胶囊制剂并经临床试验证明:对治疗前乙肝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为阳性者:治疗两个月时间阴转率23.2%,下降29.45%,计有效率为79.8%。并有26.8%的治疗者产生抗HBs。对治疗前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为阳性者:治疗两个月时间阴转率34%,下降33%,计有效率为67%。治疗四个月时转阴39.13%,下降44.57%,计有效率为83.7%。治疗六个月时转阴40.59%,下降48.51%,计有效率为89.11%。对治疗前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增高者:治疗六个月时转阴34.44%,下降23.33%。计有效率为57.77%。对治疗前肝肿大者:治疗六个月治疗恢复正常者82.35%,缩小者11.76%,计有效率为94.12%。对治疗前肝质硬者:治疗六个月治疗变软着为92.86%。对治疗前肝区压痛者:治疗六个月治疗消失者82.09%,压痛减轻者7.46%,计有效率为89.55%。对治疗前脾肿大者:治疗六个月治疗恢复正常者%。对治疗前经A型超声检查有肿大者:经六个月治疗后恢复正常64.04%,较前缩小23.68%,计有效率为87.72%。对治疗前有肝区波形异常者:经六个月治疗后恢复正常73.46%,波形改善者5.30%,计有效率为78.79%。对治疗前硫酸锌蚀度(ZnTT)增高者:经六个月治疗后恢复正常50%,较前者下降者10%,计有效率为60%。对治疗前JR阳性者:经六个月治疗后恢复正常40.91%。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增高者,经六个月治疗后恢复正常者56%,下降者24%,计有效率为80%。
野生灵芝与糖尿病实践证明:灵芝对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中医认为,灵芝能够平衡五脏六腑,调整阴阳,是治疗“消渴症”(糖尿病)的良药。现代意义的灵芝将血糖理论始于日本,野生灵芝将血糖之原理是由于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增强胰岛素受体细胞的敏感度。日本东川实验室动物试验表明,服用灵芝提取液一周后,实验兔血糖由17.3将至11.6,胆固醇由将至,β—蛋白由将至。灵芝中的水溶性多糖,可减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程度。日本NumataKenji生产的灵芝保健食品,已广泛使用治疗糖尿病患者。灵芝除了能够有效降低血糖以外,还可以很好的防止糖尿病的产生与发展。年,医院进行了例灵芝辅助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其中例是单独用将血糖药,另例在用将血糖药的基础上再加服灵芝,结果发现后者的将血糖作用明显增加,另外对糖尿病人的乏力、腰酸、腿软等症状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单用将血糖药的一组。灵芝还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微血管合并症(肾病、视网膜病变等)的发生。糖尿病病人从发病开始,到出现心血管合并症以及其它大、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的视网膜血管病变、肾血管病变或者末梢循环的血管病变等),大约4—10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者较之没有糖尿病的病人患同样的疾病更严重,心脏搭桥手术难度更大,更难以治疗。而灵芝对糖尿病人除了将血糖,维持血糖平衡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它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防止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灵芝对预防糖尿病的合并症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糖尿病患者,用野生灵芝加桦褐孔菌辅助治疗,一开始是从将血糖改善症状入手,最终目的是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引起的心脑血管合并症的发生,这是非常有意义的。野生桦褐孔菌将糖(桦孔茸)俄罗斯高加索山区地处高海拔高寒地带,每年的大部分时间均被皑皑白雪覆盖,当地人主要食用高脂肪肉类食品,寒冷时间长,因此很少外出活动,其生活习惯应当导致糖尿病高发病率,但当时的苏联政府统计:高加索山区居民患糖尿病比例远远低于苏联其它地区,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兴趣。原来,自16—17世纪后,当地居民就广泛利用一种叫Chaga的珍贵药用真菌来防治各种癌病(胃癌、肝癌、肠癌、各种消化器官的癌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取其子实体泡水当茶饮用,俄罗斯北部人将它当作“上帝赐给苦难人类的一种神奇的礼物”。这种Chaga真菌的学名叫做“桦褐孔菌”,俗称“白桦茸”等,主要分布于波兰、前苏联各共和国。桦褐孔菌菌丝在零下40℃也不会冻死,是极耐寒的药用真菌。其有效成分已引起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根据初步的研究,白桦茸含有白桦茸醇、氧化三萜类化合物、羊毛甾醇、栓菌酸、叶酸衍生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等。年莫斯科医科院(TheMedicalAcademyofScienceinMoscow)宣布白桦茸为抗癌物质,政府批准白桦茸可用于医**开发。美国把白桦茸列入“特殊的天然物质”,作为宇宙人的未来饮品。日本则把白桦茸作为肝癌、艾滋病和0—大肠杆菌中毒的冶疗剂,并申请多项有关白桦茸的专利。日本的研究人员高度评价白桦茸,称它为一种“万能药用真菌”。且每克价格接近黄金。据上海科学院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茸菌医方集成》第页介绍,已从桦褐孔菌菌核和菌丝中提取到一种糖蛋白(FIS—1)和一种水溶性多糖(F1),发现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尤其是水溶性多糖(F1),一次性给药50mg/kg体重,3小时后,高血糖鼠的血糖含量下降近一半,且可维持48小时之久。另有相关文献记载:俄罗斯堪索莫乐斯基制药公司生产的桦褐孔菌精粉对糖尿病的有效率达93%,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科研和临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