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之有芝,
犹鸟之有凤,
兽之有鳞,
从古相传,
以为瑞物。
标题
请输入标题
标题
请输入标题
上古时期的"瑶草"
《楚词·九歌·山鬼》内述"三秀"
《尔雅》称之"瑞草"
《神农本草》唤其"神芝"
秦始皇口中的"还阳草"
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改叫"灵草"
:
灵芝
:
灵芝是自然界的一类真菌生物。
我国盛产灵芝,大约有50多种,而灵芝用药则大约有多年的历史。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和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都对灵芝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并将灵芝分为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六种,并记录了它们的外形特征和药效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它对防治慢性气管炎、急性肝炎、肾炎、冠心病和神经衰弱等症有一定的疗效。最近,灵芝又被作为抗癌新药引起人们重视。
而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关于灵芝的种种神奇传说,和它的药性一样出彩。
其一:自《山海经》
灵芝神话起源于《山海经》。
《山海经中次七经》说,炎帝小女名“瑶姬”,刚到出嫁之年,即“未行而卒”。她的精魂飘荡到“姑瑶之山”,“化为瑶草”,“实为灵芝”,“其叶胥茂,其华黄”。因“天帝”(炎帝)哀怜瑶姬早逝,便封她做巫山云雨之神。
有一天,楚怀王来到云梦,住进一所叫“高唐”的台馆,这位渴慕爱情的女神悄然走进寝宫,向正在午睡的楚怀王倾诉情爱,楚怀王从朦胧中醒来,记起她在梦中临别时的叮嘱:“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便给瑶姬立了一座庙,叫作“朝云”。
后来,楚怀王的儿子楚襄王来这里游玩,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
楚国著名诗人宋玉根据这两个梦,写成传颂千古的《高唐赋》和《神女赋》。
现在,巫山生长灵芝特别多,传说都是女神洒下的相思子。
其二:自《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的民间传奇故事之一。
故事发生在宋朝时的镇江市。
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她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在断桥相识,并嫁与他。
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并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
为救活许仙,白素贞驾云飞到昆仑山上去偷可以起死回生的仙草。白娘子弯下腰,悄悄地采一棵衔在嘴里,正想驾起白云飞走,忽听空中一声叫,守灵芝仙草的鹤童和鹿童来了。
他们见白娘子盗仙草,哪里肯饶放,白鹤展开大翅膀,伸出长喙刚要啄着白娘子的时候,忽然从后面伸来一根弯头拐仗,把白鹤的长项颈钩住了。
白娘子转过身来一看,眼前站着一个胡须白花花的老人,原来是南极仙翁。她哭着向南极仙翁央求:“给我一棵灵芝仙草,救救我的官人吧!”
南极仙翁心生恻隐,念其对丈夫情真意切,捋捋白花花的胡须,点点头答应了。
白娘子谢过南极仙翁,衔着灵芝仙草,急忙飞回家去。她把灵芝仙草熬成药汁,灌进许仙嘴里。过一会,许仙就活转来了。
而后,法海却将许仙骗至金山寺软禁。白素贞只得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也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
因为触犯天条,白素贞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
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故事里,白娘子救许仙时所盗仙草,即为灵芝。
其三:自《采药图》
传说远古时候,宝宫禅寺里有一位慧能大师,他在夜里梦见释迦牟尼坐在他的身旁说:
“峨嵋山上有一株灵芝草,你若能把它采回来,栽在一块宝地上,这地万一定年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人畜兴旺,国泰民安。”
梦醒之后,慧能大师为了应州庶民百姓的兴旺和安康,就照着峨嵋山的方向徒步启程了。
在这次行程中,慧能大师一天只有一次熟食进嘴,一次生水入肚,日夜兼程,不觉困乏。
在第十五天清晨,他来到了峨嵋山脚下。站在山谷中,举目望去,好一派世外桃园之景可是,这么大的山,这灵芝草长在哪一道山谷中?他心里一片茫然,于是在这山凹中随便漫行起来。
两天两夜之后,他攀上了一个山巅。这时,飞来一块彩云,立时狂风大作,他的草帽“飕”地一下飞向天空。他伸手去抓,草帽像被一根无形的绳索拽着沿山坡沟壑飘飞,慧能大师也只好跟着草帽飞崖跳沟。之后,他看见草帽挂在一道山沟向阳处的石壁上。再走近一看,草帽带儿正挂在一株伸手可摘的花草上。
细细一瞧,这花草长在岩石与岩石的隙缝中,慧能大师觉得这花草绝不和一般花草一样,枝叶老绿而又翡翠,花儿红中透紫,而又红得放光。他愣住了,这是一株什么草?
正在茫然不解时,从幽谷中传来一个悠长的声音:“灵——芝——草!”接着,回音四起,满山遍野全是”灵——芝——草”的声音,慧能大师认定了,这花草一定是灵芝草!
慧能大师把灵芝草采回宝宫禅寺,栽在木塔第六层顶的莲花座上。从此,这灵芝草年年旺盛,四季常青。而应州大地也是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人们为了纪念慧能大师的这一功德,由名画家给他绘了一张图。画面是一个人,蓄发、绣头、短须,满脸忠厚。挽着裤子,身披蓑衣,浑身精壮。背上背着柳篓,一手拄着拐杖,拐杖上挂着草帽,一手捧着一株花草,赤脚,行走在山崖之中。
这图叫“采药图”,原来藏在第四层佛像腹内。现在保存在应县文物管理所。
部分文字及图片源于乌鲁木齐白癜风专科医院以治疗白癜风为主